![]()
导读:见过太多踩准时代节拍实现财富跃迁的案例,也目睹过不少与趋势背离的遗憾。
文 | 三清资深战略投资者
每次临近五年规划交替期,总有朋友问我:“大环境这么复杂,未来五年的钱该往哪儿放?”其实答案从来不在K线图里,而藏在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中。
黑格尔说“历史的狡计”,讲的就是个人选择往往在不经意间顺应了时代洪流,十五五规划正是解码这股洪流的关键钥匙。
一、时代变局:财富逻辑的底层重构
要找财富密码,得先看清财富逻辑的变化。
过去四十年,我们习惯了“土地财政+人口红利”的增长模式:地方靠卖地搞基建,企业靠人口红利扩产能,普通人靠买房享增值。
但现在这两套逻辑都在发生根本转变。
从财政部2024年的数据看,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下降13.5%,核心就是土地出让收入下滑。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的利润率下降规律正在显现,靠“卖地赚钱”的老路走不通了。
与此同时,人口红利也在转向,出生人口连续负增长不仅意味着劳动力减少,更关键的是AI时代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数据,正在面临供给压力 。
这种变局不是危机,而是财富洗牌的开始。
十五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经济预计新增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经济体量。
这钱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流向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而是会涌入能解决“好不好、强不强、高不高”的新领域。
普通人的财富机会,就藏在这场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转型里。
二、主线一:新质生产力的“配套红利”
现在人人都在说新质生产力,但很多人觉得这是高科技企业的事,跟自己没关系。
其实黄奇帆早就点过题:“十五五务必重视生产性服务业”,这恰恰是普通人的机会窗口。
新质生产力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发展需要庞大的配套体系支撑,就像高铁跑得快,得有轨道维护、信号保障、站点服务一样。
从国家布局看,新质生产力涵盖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从低空经济、深海经济到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每个领域都有可切入的配套环节。
沧州,当地一家叫众燚核电的企业,靠做核电用抗震锚栓就打破了国外垄断,中标多个国家级工程。
他们的技术工人月薪普遍过万,比坐办公室的白领还高 。
还有中孚新能源的准固态电解质膜技术,背后需要大量的材料检测、设备维护人员。
对普通人来说,不必硬闯研发核心,盯着“配套环节”更现实。
比如新能源领域,造车门槛高,但充电桩运维、旧电池回收检测是刚需;商业航天领域,造火箭难,但火箭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发射场地的保障服务缺口极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仅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能型岗位,未来五年缺口就达300万。
记住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旧产能被替代时,新的服务需求必然爆发。
三、主线二:人才红利的“技能变现”
十五五的另一个核心转向,是从“人口数量”到“人才质量”的跨越。
过去是“人多力量大”,现在得“人精本事强”。财政部2024年预算报告里,职业教育投入同比增长8.2%,就是最明确的信号 。
“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已经为现代产业输送了70%以上的新增技能人才,这个趋势在十五五会更明显。
现在职业教育不再是“中专大专”的代名词,职业本科正在快速发展,技能和学历终于能齐头并进了。
我认识一位数控技师,三年前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工业机器人运维培训,现在负责一条智能生产线的调试,月薪从8000涨到了22000。
哪些技能最值钱?
看《人工智能+》总体方案就知道,AI训练师、数据标注师这些“数字技能”缺口巨大;
再看制造业升级,工业互联网运维、精密仪器修理等“硬核技能”供不应求;
还有银发经济领域,康复护理师、老年健康管理师等“民生技能”需求激增。
普通人与其跟风考没用的证书,不如深耕一个细分领域——记住,未来五年最值钱的不是学历文凭,而是“不可替代的技能组合”。
四、主线三:银发经济的“蓝海突围”
很多人没意识到,中国已经有12个省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正在爆发的蓝海。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已达16万家,一年增长24.36%,但“政策热、市场难”的问题突出,这恰恰是普通人的机会 。
银发经济的机会不在传统养老院,而在“享老、备老”的新需求里。
比如适老化改造,不光是给老人装扶手,智能监测床垫、语音控制家电这些产品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河北有家企业做的失能老人护理床,年销售额三年翻了五倍。
再比如银发旅游,国铁集团开通的“银发列车”一票难求,围绕这些线路做定制化服务、健康保障的企业都赚了钱。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领域是“银发金融”。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懂养老规划、能做资产配置的理财顾问会很吃香。
但要注意,银发经济的核心是“有温度的科技”,不能只靠概念炒作。
就像欧盟的经验,银发经济最终要靠私人消费激活,谁能解决“买不起服务”和“买不到好服务”的矛盾,谁就能分到蛋糕。
五、财富落地:普通人的三大行动策略
讲完方向,再给大家三个实实在在的行动建议,核心逻辑。
第一是“资产配置要‘跟政策走’”。
十五五期间,金融资源会向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倾斜,科创板、北交所的优质企业会越来越多。
普通人不用直接炒股,可以通过专精特新主题基金参与,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同时要远离那些依赖土地财政的资产,比如人口流出城市的老破小,未来流动性会越来越差。
第二是“职业选择要‘盯产业链’”。
选工作别只看薪水,要看所在行业是不是政策支持的方向。
比如同样是做物流,给传统商超送货不如给新能源企业送零部件,后者的收入和发展空间差着量级。
沧州的例子很说明问题,给核电企业做配套的小厂,比单纯做五金加工的企业利润高3倍以上 。
第三是“区域选择要‘看集群’”。
国家正在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长三角的数字经济、粤港澳的生物医药、成渝的装备制造,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产业定位。
如果想换工作、开小店,就去这些产业集群周边,比如在无人机产业集中的城市开一家维修店,生意肯定不会差。
顺势而为的财富智慧
最后想跟大家说,十五五规划不是约束我们的条条框框,而是给普通人指方向的“导航图”。
从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到十一五的市场经济转型,每一次规划调整都孕育着财富机会。
康德说“人为自然立法”,放在今天,我们可以说“规划为财富立向”。
未来五年的财富密码,其实就藏在三个词里:跟紧新质生产力的“线”,夯实自身技能的“点”,踩准区域发展的“面”。
不用羡慕那些赚了大钱的人,他们不过是提前看懂了趋势。
十五五的大幕即将拉开,只要我们不闭着眼赶路,顺着时代的脉络走,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机会。
毕竟,历史从来不会亏待顺势而为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