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太发达了,以至于现在只要一连上网就能够看到各种故事、听到各种声音。
以前小时候很好奇,为什么那些长大的哥哥姐姐们只要一出去工作了,就很少会回家。
除了过年,其他节假日基本不见人影。
上班时间不够、请假扣钱、路途遥远这些说辞客观上都能理解。
但是从感情上来说,他们离开家里在外地打拼,长时间不见家里人,真的不会想念吗?
以前小编是好奇的,直到在网上刷到了这些“不恋家”的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小编也开始理解,一切都是因果循环啊。
就像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恋家一样,那些“不恋家”的孩子也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会要求她们恋家?
![]()
一位博主说:
“我从走路不利索的时候就开始被父母送去周托。”
“上了小学就开始住在学校,一个星期只回家一次;初中也是住宿,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到了高中,家里比较远,就变成了三四个星期回家一次。”
![]()
博主说,她父母从小对她的教育就是“一定要学会独立”。
她从小也是这么践行的,她知道父母工作忙,所以有事情也会懂事的闭嘴,尽量不去劳烦他们。
长大这之后她就养成了什么事情都自己独立完成的性格。
但是偏偏她父母突然就对她这样的“独立懂事”感到不满意了,甚至还指责博主“不恋家”!
可这不是很荒谬吗?
小时候父母因你的独立懂事而骄傲,然后你就这样长了二三十年;
现在你父母却突然否定了一切,说你这样独立不好,你该多回家看看,要恋家!
![]()
这是为什么呢?前后反差怎么能这么大呢?
一位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
“因为你小时候独立,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现在你长大了,你恋家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本质来说,他们生气的不是你不恋家,而是你不恋家背后让他们失去的利益。”
![]()
这还不是个例,这位网友是从小就寄人篱下、吃百家饭长大的,小小年纪就受尽了人情冷暖和委屈。
为了更好生存逼着自己变独立、变成熟,从小到大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间不超过5年。
结果长大之后父母开始来找她打感情牌,说想她,希望她能够陪在身边
![]()
另一位网友倒是没有从小寄宿,但是在家里也是备受忽视。
从小就没有得到关心和爱护,冬天她手生冻疮、肉烂了,都还要自己用冷水洗衣服。
姐姐读书回来看到心疼她会帮她洗。
而她的妈妈,从来没有帮她洗过。
但是她弟弟,20多岁的人了,至今为止还是妈妈帮他洗衣服……
这让人怎么能不意难平?
![]()
![]()
记得罗翔老师以前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解读。
这本质上就是原生家庭不好,所以孩子不爱回去、也不恋家。
![]()
这些孩子可能看起来脾气不好、甚至有些冷漠,但这并不是他们天生冷血、不孝顺,而是他们的家庭给的反馈就是这样。
孩子从小就遭受打压,各种感情需求被父母轻蔑忽视。
他们本该在获得关爱呵护与支持的年纪里,忍受着家里父母带来的负能量和坏情绪(甚至这是大人都消化不了的)。
在这样的环境生长20多年,你让他们怎么爱上回家?
![]()
突然就有些理解这位博主的这段话了,她为什么不恋家呢?为什么放假了不愿意回去那全是亲人的大家庭呢?
因为她小小的出租屋里面有她全部的东西,但是她家里却没有属于她的东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