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黄金正成为新的“禁果”。
最近,警方在羽田机场查获了一起匪夷所思的案件——四名日本男女竟然试图将约8公斤黄金藏进裤裆里,从香港走私入境。
![]()
光是这批黄金的市值就高达9870万日元(约450万元人民币)。当海关人员在安检扫描时发现金属反应,随即要求复检,结果从女性乘客的内裤中挖出了满满的砂状黄金。
![]()
据调查,34岁的西村昌盛是幕后指使人,他联系了30岁的女性大坪美香,并由后者招募了另外两名生活拮据的女子充当“人肉运金袋”。三人从香港接收了由一名外国男子交付的特殊内裤——乍看之下只是普通贴身衣物,实则夹层里藏有细碎的金粉。她们分头乘坐航班回国,却在羽田机场被一举识破。四人如今都已认罪。
![]()
听起来荒唐,但在黄金价格屡创新高的当下,这类“奇招”其实并不少见。
过去十年,日本的金价几乎翻了两倍。2025年初,东京贵金属市场的零售金价一度突破每克1万3000日元,而香港、迪拜等自由贸易地区的金价要低上近一成。差价的根源在于税收——进口黄金进入日本后需缴纳10%的消费税。这意味着如果有人能瞒过海关,每携带10公斤黄金入境,就能直接赚下约1000万日元的“税差”。
![]()
正因如此,日本的黄金走私案件年年攀升。日本海关数据显示,仅2023年就查获2000多起走私案,其中超过一半与黄金有关。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等机场成了“高风险口岸”,而香港几乎成了最大的出发地。
就在今年3月,香港海关也破获了史上最大宗对日走私黄金案。执法人员在一批寄往日本的空运货物中查获145公斤金条,约值1.1亿港元。货物共26件、重472公斤,部分用黑色胶箱包装,外层看似普通塑料行李箱。X光机检查发现14件货物影像异常,重量甚至比申报重出一倍。拆开七层包装后,才发现这些行李箱层层套叠,每个箱中都暗藏金条,总计145根,每根重达1公斤。
![]()
走私黄金的背后,其实是一条被金价推高的灰色经济链。
在日本,每克黄金售价约1万3000日元,而香港因免税政策,只需约1万1800日元。账面上看起来有10%的差价,但这并不等于纯利润。
日本的10%消费税,是在销售环节由买方支付的。走私者要想套现,必须把黄金卖给愿意收“无税金”的黑市买家,而黑市回收价通常只给日本市价的95%左右。换句话说,每克黄金能赚的其实只有五六百日元——一公斤约55万日元,八公斤也就440万日元左右。
![]()
再加上走私链条要分账:资金方出钱买金、收货方承担风险,中间组织者安排运输,“人肉运金袋”只拿固定佣金,通常每次30到50万日元。
也就是说,她们冒着坐牢十年的风险,换来的报酬可能连一台旧车都买不起。
然而日本的法律代价极为沉重。根据《关税法》和《消费税法》,若被认定为“逃税目的的走私”,最高可判处10年徒刑,并罚款至多相当于逃税额的两倍;若涉及有组织犯罪,还会被追缴全部非法所得。2017年福冈机场就曾破获200公斤黄金走私案,主犯最终被判7年刑期。警方感叹:“现在黄金对某些人来说,就像毒品一样。”
![]()
如今,很多到日本旅游的外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入境时要被反复开箱、行李还要过两次安检?甚至连普通游客的行李箱也会被海关人员随机打开检查。
其实原因很简单:黄金走私太多了。
过去几年,日本从“黄金消费国”变成了“黄金套利国”。由于日本的金价高、税率高,而周边地区如香港、新加坡、韩国等都是低税甚至免税地区,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赴日游客和留学生“夹带金条”“藏金饰”“邮寄金粉”,试图通过日本的入境口岸进行倒卖套利。
![]()
尤其是香港——几乎成了日本黄金走私的“主产地”。每当金价上升,日本海关的安检就会升级。如今成田、羽田、关西、福冈等主要机场都配备了更高灵敏度的金属探测与X光设备,连拉杆箱的螺丝、托运行李的内衬都会被扫描分析。很多游客因此误以为是“被特别针对”,其实只是因为系统随机抽查的频率被大幅提高。
所以,当安检人员要求旅客打开行李箱检查时,并非存心为难,而是黄金走私让所有人都成了“潜在嫌疑人”。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机场安检总显得格外谨慎、流程繁琐的原因之一。
推荐AI学日语APP:日语闪卡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