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堂哥突发脑溢血走了。一位堂妹在悼念文字中描述他“好高骛远,一辈子创业无数次,油嘴滑舌,一辈子没结婚更没生孩子”。
![]()
这段文字引发无数网友,尤其是中年男子的共鸣,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堂哥像极了拼尽全力却又始终无法成功的自己,于是满屏的“敬堂哥”扑面而来。
然而喧嚣过后,人们会突然发现,所谓的“敬堂哥”“敬自己”,无非是在致敬“没出息”。
01
网友对堂哥的致敬,完全可以理解,至少有三处足以引发共鸣:
一是对“阶层跃迁”困境的共情。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当官发财”才能光宗耀祖,而“创业”则是改变“阶层”的唯一通道,可是多少人拼搏一生,也是潦倒一生。堂哥的离世,照出了无数中年男子沉默背后的挣扎。
二是对“成王败寇”现实的不甘。“他若成功了,就是‘雄才大略’的家族英雄;失败了,就成了‘油嘴滑舌’的反面教材。”如此世俗的价值观,让无数努力的“失败者”倍感压抑,他们没有成功,但每天都在负重前行。
三是对“身边风凉”压抑的释放。那条高赞质问:“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不是被失败打垮了,而是就是被你们这些风凉话打垮的” 无疑戳中了很多人的痛处,因为最伤人的往往不是外部压力,而是亲人的冷眼、质疑和不理解。
不要说那些创业失败、欠一身债的人了,就是并无多少生活压力的“白领”男子,面对家人日常无休止的攀比、抱怨,也会无数次生出绝望的念头。
![]()
02
毋庸置疑,中年男性面临来自社会、家庭、职业和身体等多重压力挑战,但仔细想想,有些压力不是环境逼迫的,而是“自找的”。
比如我经常看到身在一线城市,月薪2万的年轻人抱怨生活“没法过”,理由是房贷、车贷还有子女教育成本太高,可是你为什么要身背1000万的房贷?又凭什么和“富贵人家”攀比,非要给孩子报那么多补习班?
把1000万放在三、四线城市,完全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保证舒适的生活。但你不满足自身现状,铁了心要争取“阶层跃升”,要成为“大城市的人”,那么这样的吃苦,是你自愿的,不该抱怨“世道不公”。
还有一些公职人员,也在网上抱怨收入低,基本上就是矫情找骂。
如果你不是“兰兰”,那么就应该认识到,职场打拼,那些“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不道德”的世态炎凉,自古就是如此,怨天尤人只能自寻烦恼。
很多人选择“创业”,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家族责任,只是为了自己,而许多人的失败,自身也有原因,并不能归咎于环境或者其它,不要标谤得如此悲壮。
最近爆火的一首歌《没出息》,其中“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是堂哥生前的现状写照,也是对很多人高估选择的嘲讽。
——是我们自己,把“有出息”异化成了铜臭腐朽味十足。
![]()
03
堂哥的一生,旁人没有嘲讽的资格,毕竟嘲讽他的人,从格局判断,自己也绝不会混得多好。
但真正的致敬,不应该是对失败的共情,而应该打破“成王败寇”的片面叙事,在个体尊严与社会价值观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一是自我和解,告别“出息焦虑”。你不是为别人的评价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要知道财富积累、阶层跃升、家庭圆满并不是“人生标配”,是否“有出息”不应由他人定义,而是要回归自身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在有限的条件下享受拼搏过程,活出自身精彩,比重复别人的生活更有意义。
二是接受平凡,开启“微观幸福”。如果自己单身,创业失败,大可重头再来。可是如果有了家庭,创业失败,就要考虑及时止损,事实上,普通上班族若能跳出“必须买千万豪宅”般的思维牢笼,转而享受阅读、陪伴家人、培养兴趣带来的满足感,便足以开启新的意义空间。
三是共情陪伴,建设“家的港湾”。奋斗的意义不在于炫丽结果,而在于自我超越,当家人创业失败、事业普通时,切忌冷嘲热讽、攀比抱怨,要把家建设成“避风港”,而不是“审判台”,这个社会也许没有理想中的那么好,但也绝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糟,只要足够勤勉,还不至于走投无路。
其实我们都曾是梦想家,“梦想”没了,但愿还有“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