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2日讯 “法官好……”视频画面里传来略带沙哑的声音,原本呆坐在惠民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被告席上的小浩,猛然抬起头。他紧绷的双手缓缓松开,黯淡的眼睛里重新泛起光亮——那是母亲的声音,是他以为会缺席这场庭审的亲情回响。
17岁的小浩,是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的被告人。父母早年离异后,他一直跟随父亲生活,但因渐渐失去家长的关爱与管教,逐渐沾染了不良习气。
开庭审理前,承办法官王珍通知小浩父亲作为法定代理人需要参加庭审,但小浩父亲以“我有事去不了”为由拒绝出庭,并匆忙挂断了电话。在多次联系小浩父亲未果后,王珍联系到小浩的母亲,却同样得到拒绝出庭的回答。
“我去不了,我还有个孩子呢,离婚时说好了他归他爸管。”电话里的决绝,却没能掩盖那份藏在语气深处的疲惫与不舍。王珍敏锐地捕捉到这丝情绪,再次拨通电话。这一次,她没有急于提及开庭事宜,而是静静倾听小浩母亲倾诉生活的重担——新家庭的压力、七个多月的身孕,以及对小浩难以言说的牵挂。
“我不是不想去,只是实在走不开啊……”听到小浩母亲略带犹豫的话,王珍明白,这位母亲并不是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孩子。“小浩才17岁,正是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阶段。”王珍耐心地劝解,“孩子只是一时走了弯路,家长在关键时刻拉一把,他就能重回正轨。你的参与,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待小浩母亲的态度有所松动时,考虑其身体的特殊情况,王珍当即提出通过互联网审判庭进行远程视频开庭,让她以线上方式陪伴小浩。这一提议让小浩母亲的情绪明显缓和下来,她沉默片刻后低声问道:“真的可以这样吗?”王珍立刻给予肯定答复,并向她详细说明了互联网庭审的操作流程。听到这些,小浩母亲终于答应参加庭审。
庭审当天,看着视频里的母亲,小浩全程态度诚恳,主动认罪认罚,将自己的错误与悔改一一诉说,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庭审结束后,王珍耐心劝导小浩:“你还年轻,未来的路很长。希望你能从这次教训中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改正。你母亲克服了身体不适陪你参加庭审,说明她依然关心你,也希望你能感受到这份爱和期待。”
随后,王珍特意为母子俩留了15分钟单独通话时间,让两人可以互相倾诉心声。通话结束后,小浩母亲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小浩的表情也明显轻松了许多,他向王珍轻声道谢,并承诺会好好接受改造。
庭审落幕,王珍再次拨通小浩父亲的电话,对他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和劝导,“孩子犯了错要教,做父母的失了责更要改”,并向其发放了《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其积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浩的生活、身心和思想状况,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回归正途。
一周后,小浩父亲主动给王珍回拨了电话,“王法官,谢谢您,我以后一定多关心孩子。”听到小浩父亲的再三保证,王珍露出欣慰的笑容,同时仔细叮嘱:“关心孩子不是一时的承诺,而是长久的行动。希望你能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通讯员 王福琳 滨州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