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
给飞机“心脏”做激光清洗、让农民告别弯腰除草、为社区老人提供智慧养老、帮河道精准净化水质。近日,扬州职业技术大学四个项目获得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金奖,金牌总数位居全国职业院校职教赛道榜首。
获奖项目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学生从生产一线、社会实践中捕捉“真问题”的成果。“在校企合作企业实习时,传统涡轮清洗效率低还污染环境,我就想能不能用激光技术改进?”参赛项目“玄光科技”团队负责人李瑶说,这一念头推动团队研发出国内首台涡轮复杂曲面激光清洗装备,如今,其已应用于某航空发动机叶片清洗,效率达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
来自该校机械学院的学生盛怡是“斩草除根”项目的负责人。在扬州仪征壮禾合作,她曾看到农户王大叔烈日下除草“腰直不起来,一天最多除半亩地”,便牵头组建11人跨学科团队(涵盖数控、智能控制等专业),历时近三年研发“智耘1号”智能除草机器人。目前,该机器人除草率达91%、伤苗率不足4%,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已在多省推广。
“这不是简单校企合作,而是让学生从产业一线找问题,实现‘纸上谈兵’到‘实战落地’的跨越。”指导老师张家敏说,学校从技术、场所到资金给予“母亲护犊”般的支持,更通过创业学院精准匹配跨学科人才,推动项目深度产教融合。
即便学生毕业,学校对项目的支持仍未“断档”,“银路同行——智慧居家享老领跑者”项目便是典型。该项目核心团队由医学护理、商科管理专业毕业生组成,在校时就以“义工实践”为基础:成员深入100多家养老院、50多个社区,与老人面对面交流,最终创建“八师联护”机制,为失能、认知障碍老人提供全方位照护。“毕业后,母校老师还主动对接资源、推荐人才,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关怀太关键了。”该项目负责人顾婷婷说,今年6月,项目入围扬州市广陵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时,学校在资源对接、信息提供上给予关键支持。目前,该项目公司拥有7项国标专业资质,智慧居家康养系统通过“失能等级—服务成本—并发症风险”动态评估模型精准匹配资源,已服务3万余名长者,还拓展了老年旅游、教育等银发经济领域。
成绩的背后,是学校系统性的创新培育体系。据悉,该校设有24小时开放实验室、创新创业专项经费,组建了54名专创融合讲师+15名SYB师资的双师团队。扬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马顺圣介绍,学校通过四方面建设筑牢创新基础:将大赛要求融入“科技创新”“创业实务”等课程;联合西门子、比亚迪等企业,把真实需求转化为项目方向;建立双师团队激励机制,兼顾“教”与“学”两端;围绕扬州“613”产业体系,构建“教学—大赛—服务地方”闭环。
面向未来,马顺圣表示,学校将立足职业本科定位,推动“教学、科研、大赛”深度融合,增设“创业实战进阶”课程,深化“环学校创新经济圈”建设,并与顶尖职本院校组建备赛联盟,实现“参赛即成长、获奖即发展、落地即效益”,为培养大国工匠、服务地方经济持续贡献“扬职大力量”。(张兆东 孙生民 梁孝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