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记得点击星标,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们哦!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10-2016)中“7.7.2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h。"
一、该标准是针对病区的,此处规定的两小时指的不是PIVAS两小时,而是指在病区治疗室环境下的两小时。
这是一个针对临床感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针对PIVAS规范的问题,更不是一个专门针对药物稳定性的问题。药物的稳定性很多说明书中已经有了规定,在两小时内不稳定的药物应该在临床现用现配而不应该在PIVAS调配。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临床,护士能否及时滴注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PIVAS合理分配输液批次,及时将药品送入临床的前提下,控制液体放置时间的关键步骤在于临床药学监护和加强公众的医疗教育,提高临床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意识。
1.从PIVAS角度看待问题,自开展PIVAS服务以来,医院未发生一例因调配引起的输液反应。
(1)PIVAS不同净化级别的洁净环境保证了液体的质量。
(2)PIVAS的严格管理,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工作人员均定期或随机性等多种模式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和考核;同时为了培养工作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和规范性,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监督工作人员按规范洗手,从而规避发生交叉污染的风险。
2.从病区治疗室角度看待问题,治疗室的管理难以做到精细化。
(1)病区治疗室是个开放性的工作区域,工作人员无严格的进出管理,有时甚至有患者或家属的出入,人员流动性大,很容易将治疗室以外的病菌带入到治疗室,从而使液体发生交叉污染的风险。
(2)从“韩国新生儿脂肪乳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可以看出,临床工作人员很难做到同步化、均质化的管理,洗手的规范性和依从性难以做到普适性的实施,患者用药经PIVAS配送至临床后,工作人员操作时是否严格洗手消毒、是否规范监督力度难以控制。
二、针对临床液体量多不能滴注完的问题可以协调临床,给临床一些建议:
1.给患者采用双通道输注液体。
2.临床工作人员应站在“患者本身”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1)术前应将医嘱全部停掉。
(2)医师应根据患者液体总量和治疗的需求来合理安排用药时间,PIVAS按照临床下达的用药时间要求分时间段配送液体。
(3)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规范用药时间。患者存在预约特殊检查项目(如CT等)或需至医院其他区域接受治疗的情况,也就是存在一系列影响常规静脉治疗的检查或治疗的情况,应建议临床及时修改医嘱和患者的用药时间。
(4)应严格按医院的规章制度管理患者,患者住院期间应避免出现请假离院而又不能按时返院接受治疗的情况,做好患者的住院宣教工作,治疗应该简单化、单纯化。
三、为患者提供满意、高质量的诊疗服务,靠的不是一个学科或专业的力量,而是需要医院多学科联合起来,精诚协作共同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献策献力,发挥出本学科最大的优势,而不是行走在形同虚设的道路上。
(1)PIVAS服务在重点关注辅助用药,规范合理用药的同时加强药品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严格规范药品用法,如静脉注射、泵入、入壶的药品等。
(2)PIVAS服务在分配输液顺序时,应做到进一步综合考虑药物稳定性和危险级别,尽量缩短稳定性差、危险级别高的成品输液在临床的放置时间,做好全方位的用药宣教服务刻不容缓。
(3)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药品使用说明等规范用药医嘱的录入和审核,应避免出现药品滥用、重复使用、超剂量用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
(4)医院管理部门(如院感控制部门、护理部、医务处、药学部等)应定期对临床科室用药、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无菌操作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2026医护执业/职称类考试宝典全新上线
图文来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
编辑整理:护理传真 责任编辑:张昕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