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一公校长任人唯贤,不见土围子的用人原则,有很多顶尖科学家纷纷选择加入西湖大学。不夸张说,如今的西湖大学,其师资力量在部分优势领域甚至已经超过清北等传统名校。
![]()
不过,一所顶尖综合性大学的建设,光有优质师资还不够,充足的院系设置也是核心支撑。目前西湖大学的院系数量仍相对有限,要向综合性重点大学迈进,新增院系是必然选择。
正是基于这一发展规划,西湖大学近日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系,且已明确计划:2026年将依托物理学学科,启动天文学方向的博士生招生与培养工作。更值得关注的是,天文系首任系主任的来头不小。
![]()
西湖大学成立天文系
不少人可能会有疑问:天文学看似离日常生活很远,到底有实际用处吗?也难免好奇,西湖大学为何要专门设立天文系。
但实际上天文学不仅是研究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自然科学,还是推动原始创新和技术变革的重要引擎。
对西湖大学而言,设立天文系更是长远布局的一步关键棋。它既能填补学科空白,让学校的理学板块从基础到前沿形成更完整的体系;更能成为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重要战略支点,催生跨领域的创新成果。
显然,这样一件关乎学科根基与学校发展的大事,自然需要一位学术功底扎实、视野开阔的优秀人才来掌舵。
西湖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由毛淑德教授担任
为何会称天文系首任系主任来头不小呢,主要是因为毛淑德教授本人履历十分过硬。
毛淑德教授在1966年出生于浙江义乌,他是我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
![]()
他在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在1992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顶尖985高校,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是世界顶尖名校,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25位。
毛淑德教授在2000年来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任职,在200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中心教授,在2014年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且在2019年开始担任清华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在2025年加盟西湖大学,担任天文学讲席教授并筹建天文系。
毛淑德一直从事理论天体物理研究,他提出的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发现系外行星的新方法,已发现了200多颗系外行星,成为中美空间望远镜项目的核心观测方法之一。
![]()
在很多人印象中,像毛淑德教授这个级别的顶尖学者,往往会将精力集中在学术研究上,鲜少直接面向本科生授课。
但西湖大学天文系打破了这一认知——包括毛淑德教授在内的所有教授均会站上讲台,亲自为学生授课。在今年秋季学期,毛淑德教授已率先开课,为来自理学院、工学院及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讲授通识课程《天问》。由此来看,对西湖大学的学子而言,能在此求学是一件幸运的事。
更值得关注的是,西湖大学天文系还设有国际顾问委员会。国际顾问委员会的委员阵容堪称业内顶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第12任校长、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Brian Schmidt,莱顿大学分子天体物理教授Ewine van Dishoeck,以及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Douglas Lin,均在其列。
![]()
Brian Schmidt
注:国际顾问委员会旨在为学校制定与实现各项战略目标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为学校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为学校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
Ewine van Dishoeck
从这些配置不难看出,西湖大学天文系即便在成立初期,所展现的实力已足以让不少高校为之瞩目。
如今的西湖大学不仅师资队伍顶尖、生源质量优异,科研水平也稳居高位,已然跻身顶尖名校行列。期待在施一公校长的引领下,这所学校能持续为国家与社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