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吴德玉 实习生 朱萌丽
城市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和集体记忆集中而生动的空间载体。然而,这些遗存普遍面临碎片化分布与可持续利用不足等挑战。如何统筹文化传承与绿色更新,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
张杰教授在名人大讲堂
11月2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应邀登上“名人大讲堂”—“遗产保护”季,在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做了一场名为《文绿融合 新旧共生:遗产保护传承引领城市更新》的专题讲座。张杰教授介绍,我国在全面推动城市更新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原则,近年来相关投资已超过16万亿元。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城镇化已正式进入以存量更新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核心要素。
![]()
张杰教授在名人大讲堂
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全球城镇化“后半场”的共同课题
讲座一开始,张杰教授从宏观视野与落地实践两个维度,系统阐释了城市更新的战略意义。他指出,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城镇化进程进入“后半场”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我国,老旧片区是实施城市更新战略的主要对象,存量规模庞大。张杰举例说明,仅2000年前建成的工业建筑就超过20亿平方米。对这些既有建筑进行最大化再利用,不仅能节约大量资源,还能显著降低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他强调,在四大类城市更新对象中,老旧街区与老旧厂区尤为关键,成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绿色低碳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这些区域普遍面临转型提质的需求,亟需破解文化保护传承与绿色更新、建成环境与功能提升之间的难题。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保护好承载地方特色与集体记忆的建成环境,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同时,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存量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新建过程中的巨大“碳足迹”,成为实现“双碳”目标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
张杰教授登上名人大讲堂
理论结合实践:三大标杆项目诠释“文绿融合、新旧共生”
在构建“文绿融合、新旧共生”的理论框架后,张杰教授以亲自带领团队完成的三个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标杆项目为例——福州三坊七巷、景德镇陶溪川和陶阳里、清华大学南口基地,具体阐释了理论如何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难题,清晰展现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完整逻辑。
作为深耕该领域三十年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杰教授的分享兼具权威性与前瞻性。他所选取的案例横跨老旧街区、工业遗存等更新而成的社区开放博物馆、产业园区、科创园区等不同的更新类型,精准回应了当前城市发展中最迫切的现实议题,通过对成功实践的深入剖析,为未来城市更新方向开拓了广阔前景。
![]()
张杰教授在名人大讲堂
从濒危街区到活态博物馆:福州三坊七巷的复兴
福州三坊七巷素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之称,这里名门望族辈出,孕育了许多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与文学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然而,这片街区曾一度面临衰败与拆除的危机。
张杰团队通过精细化的“体检”与“拆违解危”,完整保留了街区鱼骨状的千年街巷肌理与近500个院落,并创新性地将其规划为中国首个位于大都市核心区的开放式社区博物馆。更新后的三坊七巷,不仅延续了原有的社区生活脉络,更极大地激发了公共文化活力,成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
![]()
张杰教授成都开讲
千年瓷都的复兴:景德镇的“设计-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模式
瓷器是中国的文化名片,景德镇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作为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起点之一,自元朝起,景德镇便向欧洲大量出口瓷器,深刻影响了欧洲的宫廷与市民文化。
在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复兴实践中,团队采用了“设计-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模式。陶溪川片区将废弃的国营瓷厂转型升级为文创街区,吸引了大量“景漂”青年艺术家聚集。通过旧窑砖等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并配套建设“陶公寓”保障性住房,成功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圈。在陶阳里片区,则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原则,邀请传统匠人复原了世界上最大的柴窑——徐家窑,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基地。
老旧厂区赋能国家科技创新:清华大学南口基地的转型
清华大学南口国重基地项目,将位于昌平区南口镇的三个废弃工业厂区,更新改造为全球集中规模最大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群。规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厂区格局与约10万平方米的建筑,实现了显著的碳减排,同时巧妙地将工业风貌与现代科研功能相融合,满足了高端实验室对于低振动、恒温等苛刻环境的要求。
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不仅满足科研需求,更充满人文关怀与生活温度的创新园区,以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在规划设计中,团队充分评估并利用了现有建筑的空间与结构,在保留工业遗存风貌的同时,精准契合了高水平科研实验的功能需求,探索出城市更新支撑科技创新的新路径。
展望:城市更新是维度不断拓展的持久课题
张杰教授在讲座总结中指出,成功的城市更新并非依靠大拆大建,而是通过精细化设计、一体化运营以及对历史文脉的深度尊重,实现对既有建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从而推动城市功能完善、产业升级与人居环境提升,将文化遗产转化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本,最终达成“文绿融合、新旧共生”的目标。
他还特别强调,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量大面广的老旧厂区低碳更新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不断突破并与文化视野相融合,城市保护更新的维度将愈加综合多元,成为一个持续演进、长期探索的开放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