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网)
转自: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记者从淮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淮南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深入实施财政绩效提升三年行动,落实税源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基层税费协同共治,切实做好“开源、节流、增效”三篇文章,努力实现了财政运行稳中有进,为推动淮南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
全力以赴抓争取,增加可用财力。聚焦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在向上争取中增强财政实力。今年以来,全市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96.2亿元、同比增长15.1%;国土绿化、普惠金融、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农业产业强镇等中央财政试点示范项目获批,共争取资金3.1亿元;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7.7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17.4%。
坚定不移优服务,提升发展动能。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今年以来,推动项目贷款31个、实现融资超78亿元;举办银企对接活动33场,帮助小微企业获得融资23.6亿元。举办“助力皖北振兴 赋能企业上市”等各类资本市场专题培训20场、培训企业414户,省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扩充至17家、市级扩充至31家,唐兴科技实现北交所上市在审。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质增效,截至9月末,市担保公司在保余额20.6亿元,代偿率降至0.9%;创新“投贷担保补”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以“投”跟“贷”或通过引入担保增信累计支持我市重点企业30.7亿元。今年以来,“惠企通”平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现惠企资金8200万元,惠及企业725家。
凝心聚力惠民生,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今年以来,市本级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8700万元,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4.4%。树牢公共财政理念,十三大类民生支出205.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2.8%,统筹资金35.8亿元办好30项民生实事。教育、卫生健康、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分别支出42.3亿元、26.2亿元、22亿元、7亿元,重点领域财政支出保障有力。
齐心协力抓改革,增强治理效能。坚持向管理要动力,向改革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争取财政科学管理试点项目5个、试点数全省第2位。深化零基预算改革2.0版,2025年通过清理、统筹、整合等方式统筹资金3亿元。全面开展数据资产管理试点,通过“城市大脑”平台对8家单位数据资产开展授权运营,充分激发数据资产潜能。持续推进成本绩效管理试点,绩效评价市本级项目1309个、重点评价资金规模24.5亿元。推进政府采购合作创新试点,全省首个合作创新政府采购项目“基于大型无人机协同消防作战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淮南市成功落地。
扎实有效防风险,筑牢安全底线。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持续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决扛牢风险化解主体责任;加强财政运行监测,加大财力下沉力度,今年以来,下达县区财力性转移支付20.6亿元、累计调度县区库款57.5亿元,提升县区“三保”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债券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不断健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处置机制。
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