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个挺火的网红夫妇,叫“纹子和喯儿总”。
10月21日,纹子和喯儿总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条离职视频,用“感恩相遇”四个字总结了她长达10年26天的金地生涯。
女主名叫赵晶,粉丝口中的“喯儿总”,是金地集团郑州区域营销副总经理。
在视频中,公司同事们为她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告别仪式——红色的易拉宝上醒目地写着“恭喜赵总离职”,现场洋溢着笑声和掌声。
在短视频世界里,赵晶和比她小9岁的丈夫“纹子”共同经营着“纹子和喯儿总”这一账号。
他们以“女强男弱”的夫妻形象吸引了大量关注,粉丝数超过200多万。
镜头前,赵晶是雷厉风行的“赵总”,而丈夫则是被网友戏称为“嫪毐”的居家男人。
这种打破传统家庭角色定位的反差,成为了他们内容的最大看点。
而如今,这位“赵总”选择告别深耕十年的地产行业,不禁让人疑惑:到底是网红收入太诱人,还是房地产真的不行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达到峰值293.7万人,而到2025年8月,行业从业人员已降至约150-160万人。
这意味着,在2021年至2025年这四年间,约有110-130万人离开了地产行业。
从房企财报来看,数据更为直观:2024年百强房企的员工总数,比2021年整整少了38%。
短短三年,近四成从业者消失于行业浪潮中。
有人或许会问:今年好像没怎么听到房企大规模裁员的消息?的确,公开宣布裁员的房企变少了。
但对于长期驻守售楼处的销售人员而言,当前楼市的问题已不仅是价格高低,而是根本无人看房
有价无市,对靠佣金吃饭的人,真的太难了,没有佣金收入,自然就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当然,肯定有人会杠:那谁谁的项目不是卖得很好吗?某某盘不是一开就抢光?
确实有热销项目,但我们要思考的是:一个城市同期在售的项目有多少?又有多少项目是从期房开卖,一直熬成现房,却仍未清盘?
一线销售人员靠着那点底薪,又如何撑住这几年?
回过头来看赵晶的离职视频。同事们开心的表情、“恭喜离职”的易拉宝,或许正是行业寒冬里,大家对“有路可退”的一种集体羡慕。
![]()
与大多数职场人离开深耕十余年的行业后陷入迷茫不同,这位“赵总”的前路反而异常清晰。
赵总的丈夫“纹子”并不像视频中展示的那样“混吃混喝”,他实际上是整个账号的幕后军师。
视频的拍摄、文案的成型基本都由他负责,这个拥有245万粉丝的账号,已成为他们转型的最大底气。
根据豆包提供的分析,像他们这样的粉丝量,靠接广告、带货、直播,一年收入估计在420万到2760万之间。
就算往低了算,也远远超过一个区域营销老总的工资。
相比之下,房地产行业薪资正大幅缩水,年前七个月,地产人总工资平均降了3.58%。
反观房地产行业,薪资水平正大幅缩水。
2024年前七个月,地产人月薪平均下降3.58%。尤其是35岁以上员工,更被视作“高薪低效”。
有公司HR甚至使用这样一道公式:(年龄 × 工资)÷ 岗位价值 = 剩余价值率。算下来,35岁以上的员工,几乎已无上升空间。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白,41岁的赵总为什么能转身得这么潇洒了。
再说说老牌房企金地集团。
今年7月,金地集团公布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将原“总部-区域-城市公司”的3级管理模式,调整为“总部-大区-地区公司”的2.5级管理模式。
公司设立了四个大区公司——华南大区、北方大区、华东大区、中西部大区,并将原来的城市公司整合为10个地区公司。
这一调整旨在通过组织架构的扁平化提升管理效率,强化组织效能与运营协同。
组织架构调整意味着就会有人离开,而每一位老员工的主动离开,对公司而言,都是一次减负。
所以啊,赵晶的离职,不只是一个网红的个人选择,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当行业从黄金时代走进黑铁时代,有人被迫离场,有人主动转身,能在寒冬深处,有一条不错的出路,都是命运眷顾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