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加深他们的理解,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有所收获,这节课最让我触动的是学生们的反馈,孩子们展现出的接受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敏锐度出乎我的意料,下课后,好几个学生围过来分享,并兴奋地讲述他们如何用课堂知识“破解”骗局,这种即学即用的效果,正是安全教育的价值所在。
一堂反诈课后的思考:从教室到生活的安全守护,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让安全意识成为孩子们的本能反应。
今天给五年级学生上完那堂关于网络诈骗的预防课后,教室里热烈的讨论声依然在我耳边回响,孩子们从最初对“诈骗”一词的茫然,到课后能清晰列举出三种常见骗术,这个转变让我深感欣慰,也促使我写下这份教学感悟。
备课阶段,我特意搜集了近期针对青少年的诈骗案例,令人心惊的是,犯罪分子已然将目光投向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群体,手段包括虚假兼职、冒充客服、游戏账号交易诈骗等,这节课的难点在于,既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又不能让他们产生过度恐惧。
课堂上,我改变了单纯讲解的方式,引入了情景模拟环节,让学生们分组表演遇到陌生中奖电话、可疑网络链接等场景的正确应对方式。起初孩子们有些羞涩,但随着“小演员”们生动表现出如何识破“恭喜你中奖了”的骗局,教室里的参与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种互动式教学的效果远胜于枯燥的说教。
![]()
我也意识到,单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有效的反诈教育需要家校联动,甚至需要整个社区的参与,在数字化时代,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最后感谢公司给我这次支教的机会,支教不是拯救,而是两个世界相互照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