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前77年,王吉从知县调任到昌邑王府,官升两级。
去赴任的路上,一位老人送他三个字:言宜慢。
王吉的工作,主要是提建议,督促昌邑王刘贺。可是刘贺荒淫无道,不问政事,也没有人敢触怒。
慢慢说话,让王吉一次次化险为夷。
刘贺做了二十多天皇帝,就被霍光废掉。刘贺身边的一批大臣,都遭连累,而王吉因为常常劝导,被定为忠臣,幸免于难。
前67年,王吉从京城回昌邑,再次遇到老人。
老人送他三个字:心宜善。
带着善意去做官,廉洁奉公,服务百姓,王吉就是百姓心中的青天。
除了善待他人,他还善待子孙,坚持“不夭、明教化”,优生优育。
后来王吉把这六个字,作为家训,让子孙越来越显贵。以他为先祖的琅琊王氏家族,在一千七百多年里,出了36个皇后35个宰相。
在东晋时期,家族达到鼎盛,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被称为“中国第一名门望族”。
现在,把这六个字送给天下家庭,祝您家富贵吉祥,子孙兴旺。
![]()
言宜慢
王吉的重孙王遵,在西汉末年,参与义军,跟随隗嚣。
当刘秀做大做强之后,王遵劝说隗嚣去归附,隗嚣不听。王遵就独自归附刘秀,匡扶东汉,最后被封侯。
王遵还劝说朋友牛邯,识时务者为俊杰,归附东汉,能帮一个是一个。
到了晋代,家族很长时间,以王导为首,大量的子孙做官,并且在文学、书法等行业,都风生水起。
王导一开始,也是一个提建议的官职。他跟随司马睿南渡,看到司马睿借酒消愁,就哭着劝说。司马睿很感动,就戒酒,一步一步成为东晋开国皇帝。
东晋很多官员,都是从西晋来的,因此对故乡非常怀念。
聚会的时候,名士周顗叹气说:“风景跟往昔一样,江山却换了主人。”唤起大家的乡愁。
王导说:“应当共同合力效忠朝廷,最终光复祖国,怎么可以相对哭泣如同亡国奴一样!”
氛围顿时就大变,个个收起眼泪,燃起为国效力的斗志。
“有话慢慢说”,这样的做法,成就了王家的很多人。就是在专门提建议的岗位上,也不露锋芒,不卑不亢。
俗话说:“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在任何地方,放慢说话的速度,都是大有好处的。
1.言语慢,是待人温和,避免夹枪带棒。
2.言语慢,是留时间,打腹稿。慎重考虑。
3.言语慢,是可以及时闭嘴,止损。
4.语速慢,别人才听得清楚。
王吉在《奏书戒昌邑王》中写道:“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愿大王察之。”
老天不会开口说话,但是四季分明,万物生。把一切交给时间,我们按照规律去做,就对了。
是的,事实胜于雄辩。夸夸其谈,不如静下来去做,你的成绩,会替你说话,并且铿锵有力。
![]()
(卧冰求鲤)
心宜善
王家人的善意,就数不胜数了。
王吉发现妻子拿了邻居家的枣子给孩子,就非要赶走妻子。邻居很是感动,反过来劝说王吉,夫妻要和睦。
王祥被继母薄待,但是一点都不恼怒,而是卧冰求鲤,给继母做鱼汤。王祥的孝顺,感动了继母,从此视如己出。
王览、王祥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和亲兄弟没有任何区别。王祥被继母折磨,王览就站出来,让母亲无法下狠手。
王羲之过世之后,妻子年岁高,却被朝廷供养。理由是,王羲之的儿子,带兵抵抗了反叛,算是因公殉职。
王羲之遇到一位老人,扇子卖不掉,很发愁,就给扇子题字,还吆喝:“这是王羲之写的字。”扇子马上就卖掉了。
家族靠什么发展,传承?最关键的一点——祖上有德。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行善积德,是一个家族和外界最好的沟通;是家庭内部化解矛盾的根本,是家庭凝聚力的源头。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独自到县城办事。
下午,回老家的班车已经开走。我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有人拉我一下,是常常到村里的货郎——他开店铺了,就在车站 不远处。
我借宿他家,一分钱都没有花。货郎说:“曾经走村串户,常常被爷爷奶奶招呼,现在招呼你,也算是礼尚往来。”
我的孩子去了某地,我也会告诉他:“遇到事情了,就找某某。”某某就是和我有交集的人,算是有恩德。
家庭内部,也会有不公平,父母给予我和哥哥姐姐的,不一样多。
我总是安慰自己:“尽孝是美德,不要因为父母做了什么,就反过来报仇,斤斤计较。”
十个手指不一样长,唯有善待,才内心平衡,家庭祥和。
也许很多善良,在几十年都没有用,是吃亏了。但是未来某一天,指不定就用上了。
善良如一颗种子,在家庭里发芽了,就会形成根系,吮吸更多养分,也会茁壮成长,给他人遮挡阴凉。
善良,还是分享幸福。把自己有的,给别人一点。别人也说谢谢,或者回报一点什么。这善意就翻倍了。
善良,是最好的修行,让人的心灵修成美好的样子。心有善意,看什么都是风景,待人接物,都有情有义。世界破破烂烂,心在缝缝补补。
发自内心的善意,就是源自血脉的品格,“求仁得仁”是最好的结果。
![]()
历史学家沈约说过:“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如果你正在为家庭发展而烦恼,那就学一学万氏家族,家训很简单,通俗易懂,难就难在如何做到,最难的是世世代代都去做。
真所谓,大道至简,繁在人为。
这需要好的家庭教育,从孩子开始引导。
需要老一辈率先垂范,总结出宝贵的经验。
需要制定一些细则,让大家一起牢记。
需要有大的格局,做出家庭的百年布局。
需要与时俱进,用现代化的东西去帮助人。
需要互相督促,执行家训不走样。
一家人,从今往后,日日行,日日新。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