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糖友知道控制主食摄入,却忽略了有些水果。
尤其是服药期间,有些水果看似健康,实则会与药物发生作用,要么让血糖飙升失控,要么让药效过强引发低血糖。今天,邀请糖尿病专家方志辉主任来和大家聊聊。
柚子:降糖药的 “强效放大器”
柚子的危险并非来自糖分(其升糖指数仅 25,属于低 GI 食物),而是藏在果肉里的呋喃香豆素。
这种成分会抑制肝脏中 “CYP3A4 代谢酶” 的活性 —— 而这类酶正是大多数降糖药的 “分解剂”。
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药效翻倍:当代谢酶被抑制,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无法正常分解,在血液中浓度会骤升 2-3 倍,相当于 “吃一片药却发挥了三片的效果”。
低血糖风险激增:药物持续强力降糖,而身体无法及时调节,易出现低血糖休克,尤其夜间睡眠时风险更高。
影响持续久:呋喃香豆素在体内代谢缓慢,即使停药后吃柚子,仍可能与残留药物发生作用;同理,吃柚子后 72 小时内服药,风险依然存在。
方志辉主任表示,除了柚子,这 4 种水果同样要警惕
![]()
1. 榴莲:胰岛素的 “抵抗者”
风险点:每 100 克榴莲含 28 克糖 + 5 克脂肪,热量高达 147 千卡(相当于一碗米饭)。脂肪会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降糖药 “失效”;同时高糖分会导致血糖先升后降,形成剧烈波动。
禁忌药物:磺脲类(格列美脲)、胰岛素使用者需严格禁食。
2. 龙眼:血糖的 “极速加速器”
风险点:含糖量超 20%,且 80% 为葡萄糖和果糖,进入血液后 5 分钟内即可让血糖飙升。而多数降糖药需要 30 分钟才起效,根本追不上血糖上升速度。
危险场景:饭后吃 5-6 颗龙眼,可能让血糖从 7mmol/L 飙升至 15mmol/L 以上。
3. 熟透的香蕉:低血糖的 “伪装者”
风险点:带黑斑的熟香蕉 GI 值可达 70(高 GI 食物),且含大量果糖。若与磺脲类药物同服,会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先引发高血糖,随后出现反跳性低血糖。
替代方案:选择青香蕉(GI 值 42),且每日摄入量不超过半根(约 50 克)。
4. 葡萄干:浓缩的 “糖炸弹”
风险点:100 克葡萄干由 200 克新鲜葡萄制成,糖分浓缩至 70%,且水分减少后易过量食用(一把葡萄干 = 半碗糖)。其升糖速度比可乐还快(GI 值 64 vs 可乐 40)。
糖友吃水果的 “安全指南”
1. 选对种类:优先低 GI、高纤维水果
2. 抓准时间:两餐之间是 “黄金窗口”
3. 控制分量:每日 200 克以内(约 1 个拳头大小)
4. 特殊提醒:服药前必做的 2 件事
查看药品说明书:注意 “药物相互作用” 栏是否有 “避免与柑橘类水果同服” 提示。
告知医生饮食情况:就诊时主动说明常吃的水果种类,便于医生调整用药剂量。
控糖不是 “戒水果”,而是 “会吃水果”。
糖友不必因噎废食,水果中的维生素 C、膳食纤维对血糖管理反而有益。关键在于避开 “药物相克” 的雷区,遵循 “选对种类、抓准时间、控制分量” 的原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