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威胁婴幼儿呼吸道健康的 “隐形杀手”,全球每年导致大量下呼吸道感染(LRTI)病例和住院需求,给中低收入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作为专注儿童健康的科普博主,今天我将带大家梳理 RSV 疫苗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灭活疫苗的惨痛失败,到 2023 年首款老年人疫苗和母体疫苗的获批里程碑,再到未来新一代疫苗的研发方向。同时,我们也会关注印度等低收入国家的疾病负担现状,解析疫苗研发的核心靶点、免疫机制以及各类防护策略,让大家全面了解这一关乎家庭健康的重要医学进展。
![]()
一、RSV:婴幼儿呼吸道的 “隐形杀手”
提到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很多家长可能会想到流感、新冠,但却忽略了一个更常见的 “对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这种有包膜的非节段性 RNA 病毒,属于正肺病毒属肺炎病毒科,是全球 5 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主要元凶。
即使是足月出生、身体健康的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也有极高风险感染 RSV,严重时会发展为需要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更让人揪心的是,RSV 感染还可能留下后遗症,比如反复喘息和哮喘,长期加重家庭的医疗负担。对于早产儿、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家族特应性疾病或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儿童,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更是 RSV 重症感染的高危人群。
长期以来,儿童 RSV 疫苗一直是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直到 2023 年,葛兰素史克(GSK)和辉瑞(Pfizer)的老年人 RSV 疫苗,以及辉瑞的母体 RSV 疫苗相继获批,才为 RSV 防控带来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但这些疫苗对婴幼儿感染的实际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全球与印度的 RSV 疾病负担有多重? (一)全球层面的严峻形势
2020 年,中低收入国家的 RSV 疾病负担尤为沉重:约 2080 万病例,导致 180 万住院人次、4 万死亡病例,以及 120 万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用于衡量疾病造成的健康损失)。从传播规律来看,几乎所有儿童在 2 岁前都会至少感染一次 RSV,且这种感染会伴随终身反复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虽然也会反复感染 RSV,但免疫系统只能产生短期应答,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症状。但对于免疫力下降的老年人,RSV 感染同样可能引发重症。
(二)印度婴幼儿的感染现状
在印度,随着 21 世纪初分子诊断技术在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RSV 相关儿科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多。一项涵盖 23 项医院和社区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2007-2020 年),5 岁以下儿童的 RSV 阳性率在 2%-62% 之间,虽然未报告死亡病例,但住院需求居高不下。
从年龄分布来看,德里地区 2 岁以下婴儿的 RSV 感染率高达 502/1000 儿童 / 年,而 24-60 个月儿童的感染率则降至 94/1000 儿童 / 年,1 岁以下婴儿是 RSV 相关疾病的高发人群,且感染率无性别差异。传播季节也有明显规律,90% 的感染发生在雨季和寒冷月份。金奈地区的研究还发现,1 岁以下 RSV 感染婴儿的住院风险显著升高,再次印证了低龄婴儿的脆弱性。
三、解密 RSV:疫苗研发的核心靶点
要研发有效的疫苗,首先得搞清楚 RSV 的 “命门”—— 它的基因组和表面抗原。RSV 基因组约含 15000 个核苷酸,编码 11 种蛋白质,其中表面融合蛋白(F 蛋白)和糖蛋白(G 蛋白)是疫苗研发的核心靶点。
(一)关键表面蛋白的作用
F 蛋白:负责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帮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且在 RSV 不同亚型中高度保守,是疫苗研发的最优候选抗原。它以前体 F0 形式存在,经宿主蛋白酶切割后形成 F1 和 F2 亚基,在病毒入侵时会从 “前 F 构象” 转变为 “后 F 构象”。
G 蛋白:帮助病毒通过受体结合宿主细胞膜,但在 RSV-A 和 RSV-B 两个亚型中抗原差异达 50%,交叉保护效果较差。
SH 蛋白:可增强病毒感染能力,但免疫原性较弱。
(二)F 蛋白的抗原位点密码
F 蛋白上有 6 个重要的抗原位点(Ø、I、II、III、IV、V),不同位点在前后 F 构象中的分布和免疫原性差异显著,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1 F 蛋白主要抗原位点的单克隆抗体活性
![]()
其中,前 F 构象特有的 Ø、V、VIII 位点免疫原性最强:靶向 Ø 位点的中和抗体(nAbs)效力优于 II 位点,V 位点抗体效力是 II 位点的 100 倍,而新发现的 VIII 位点抗体效力更是达到 II 位点的 1000 倍。相比之下,前 F 构象诱导的中和抗体反应比后 F 构象更强,因此成为疫苗研发的核心方向。
四、身体如何对抗 RSV?免疫反应大揭秘
人体对抗 RSV 感染的免疫反应是一套 “组合拳”,包括细胞介导免疫、黏膜 IgA 抗体和针对病毒表面抗原的中和抗体(nAbs)。自然感染后,身体会产生交叉结合型 nAbs,同时识别前 F 和后 F 构象的抗原表位。
但不同位点的抗体中和能力差异很大:靶向 I 位点的抗体中和能力较弱,II、IV 位点的抗体中和能力中等,只有识别前 F 构象活性的抗体才能实现强效中和。理想的 RSV 疫苗需要精准保留 Ø、V 等强效免疫原性位点,激发身体产生高活性 nAbs。
对于婴幼儿来说,母体传递的 nAbs 能提供短期保护,但浓度会在 2-4 个月内快速下降,这也是 1 岁以下婴儿易感染重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母体疫苗让胎儿获得高滴度 nAbs,成为保护低龄婴儿的关键思路。
五、攻防有道:RSV 的主动与被动防护策略 (一)被动免疫:单克隆抗体的 “精准防护”
被动免疫主要针对高风险婴儿,通过直接注射抗体提供短期保护,避免重症发生。
早期尝试:RSV 免疫球蛋白:上世纪 80 年代使用的静脉多克隆抗体,因副作用较大已停用,但为后续单克隆抗体研发奠定了基础。
帕利珠单抗:1990 年代通过重组 DNA 技术研发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靶向 F 蛋白 II 位点,获批用于早产儿、6 个月以下婴儿等高危人群。但它价格昂贵、中和能力中等,半衰期仅 18-21 天, RSV 季可能需要注射 5 次,不过仍能使慢性肺病儿童住院率降低 40%,早产儿住院率降低 80%。
莫他珠单抗:第二代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因严重副作用和疗效争议于 2010 年停用。
尼塞维单抗:新型重组单克隆抗体,靶向前 F 构象 Ø 位点,半衰期更长,能使 RSV 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和住院率分别降低 70% 和 78%,但在门诊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效果尚不清楚。
克勒斯罗维单抗:靶向 IV 位点的单克隆抗体,半衰期长,对 RSV-A 和 RSV-B 亚型均有高效中和作用,目前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
(二)主动免疫:疫苗研发的核心方向
主动免疫的目标是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产生长期免疫记忆,主要针对两大人群:6 个月以下高风险婴儿(通过母体疫苗间接保护)和免疫力下降的老年人。
但儿童 RSV 疫苗研发面临诸多挑战:低龄婴儿免疫力脆弱、病毒存在免疫逃逸机制、免疫记忆持续时间短、重复感染常见,且灭活疫苗可能引发疫苗增强性疾病。此外,母体疫苗还需应对早产风险增加等安全问题,同时要考虑与孕期其他疫苗的联合接种安全性。
六、RSV 疫苗进化史:从失败到突破 (一)早期挫折:灭活疫苗的惨痛教训
1966 年,美国开展的福尔马林灭活 RSV 疫苗(FI-RSV)临床试验遭遇重大失败。接种儿童感染 RSV 后,出现严重的疫苗诱导增强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导致 2 人死亡。研究发现,灭活过程破坏了 F 蛋白的结构,诱导产生的抗体中和能力弱,反而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加重。这次失败为后续疫苗研发敲响了安全警钟。
(二)如今突破:获批疫苗的三大主力
2023 年以来,三款 RSV 疫苗相继获批,标志着 RSV 防控进入新阶段,具体特点如下表所示:
表2 三款获批 RSV 疫苗的对比
![]()
老年人疫苗:2023 年 5 月,GSK 的 Arexvy(含 AS01E 佐剂)成为首款获批的 RSV 疫苗,对 60 岁以上人群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保护效力达 94.1%;同月,辉瑞的 AbrysvO 获批,对重症的保护效力达 85.7%。2024 年 5 月,莫德纳的 mRESVIA 获批,采用 mRNA 技术,是唯一一款预充式注射器疫苗。
母体疫苗:2023 年 8 月,辉瑞的 AbrysvO 获批用于 32-36 周孕期孕妇,能为 6 个月以下婴儿提供保护,180 天内对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保护效力达 69.4%。而 GSK 的母体疫苗因临床试验中早产风险增加(疫苗组 6.8% vs 安慰剂组 4.9%),已终止研究。
七、未来可期:新一代 RSV 疫苗在路上
目前获批的 RSV 疫苗尚未在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获批,而这些地区正是婴幼儿 RSV 感染的重灾区。因此,新一代疫苗研发不仅要攻克技术难题,还要兼顾可及性。
(一)在研疫苗方向
减毒活疫苗:通过删除特定基因降低病毒毒性,但保留复制能力,目前处于 I 期临床试验阶段,适合儿童接种。
嵌合疫苗:表达 RSV F 蛋白的重组副流感病毒疫苗(针对儿童)、表达 RSV N 蛋白的减毒牛分枝杆菌疫苗(针对老年人)。
病毒载体疫苗:如强生的 Ad26.RSV.preF,采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 26 为载体,目前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适用于老年人和儿童。
亚单位/病毒样颗粒疫苗:多款候选疫苗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具有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的潜力。
(二)关键行动建议
对于中低收入国家,推广 RSV 防控需要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将母体疫苗和儿童疫苗纳入常规免疫规划。同时,研究证实获批疫苗可与流感疫苗联合接种,不影响免疫效果,这有助于提高疫苗覆盖率,减少就医次数,减轻家庭自付医疗费用的压力。
结语
从 1966 年灭活疫苗的失败,到如今多款疫苗获批上市,RSV 疫苗研发走过了近 60 年的坎坷历程。虽然目前婴幼儿专用疫苗仍未问世,但母体疫苗和老年人疫苗的突破已带来希望。未来,随着新一代疫苗的研发推进和全球免疫规划的完善,我们终将为每个家庭筑起抵御 RSV 的 “健康防线”。作为家长和科普博主,我会持续关注 RSV 疫苗的最新进展,也希望大家重视这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科学做好防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