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职工王先生被“诅咒短信”暴力催收的遭遇,是无数网贷逾期者陷入困境的缩影(详见:《云南电网职工遭普融花暴力催收 单位同事领导频收诅咒短信》)。此事件的曝光,也再次将普融花等网贷平台的催收乱象及其治理困境,呈现在公众视野中。据了解,普融花的前身是恒易贷,现已更名为恒小花,属于恒昌系借贷产品矩阵。从任意收集个人信息到暴力催收,名称迭代并未带来合规升级,反而成为其掩盖劣迹、继续牟利的障眼法。
平台更名本应是基于业务转型或品牌升级的正常商业行为,如部分企业为匹配"助贷机构"身份定位进行名称调整,但"恒小花"们的更名显然另有图谋。2020年,恒易贷因侵害用户权益被通报,由于涉及大量暴力催收、砍头息及高利贷投诉,平台于2022年更名为普融花,而2024年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第八期关于问题APP的通报,其中普融花又因“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被公开通报,随即以恒小花的名义继续运营。这种更名节奏精准踩在监管处罚的节点上,绝非巧合,更像是"洗白"策略。
恒小花的频繁更名,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操作,本质上是平台为逃避追责而精心设计的障眼法。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普通消费者难以察觉新平台与旧平台的关联,很容易被“全新品牌”的表象迷惑,陷入其借贷套路。更值得警惕的是,“换马甲”并非单一平台的孤立行为,例如原360借条因大量投诉、在舆论与监管的双重审视下更名为“奇富借条”;曾被315晚会曝光过的“贷上钱”则通过多个马甲APP持续经营。这些平台将更名视为“生存策略”,而非对自身违规行为的反思与整改。当一家平台通过更名成功“洗白”并继续牟利时,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平台便会纷纷效仿,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严重破坏网贷行业的市场秩序与信誉。
如果说“换马甲”是平台掩盖劣迹的“小聪明”,那么催收机构对王先生实施的诅咒式催收,则是其无视法律的“大嚣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等信息干扰他人生活,情节较重的可处拘留并罚款。这种诅咒式催收,早已越过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红线,而王先生的遭遇,也并非个例。
暴力催收堪称盘踞在网贷行业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其手段层出不穷,从恶意诅咒的短信、无休止的电话轰炸,到公然爆通讯录、实施威胁恐吓,每一种都直击借贷人的软肋。正如信号新闻曾曝光的案例:“微粒贷暴力催收致借贷人失业”“支付宝借呗逾期四天即爆通讯录”。这些突破法律与道德底线的行为,不仅让逾期者及其亲友深陷焦虑与恐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与精神双重打击,更像一颗“定时炸弹”,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更令人忧心的是,暴力催收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一些网贷平台为规避责任,对合作催收公司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形成“平台放任、催收越界”的恶性循环。这种乱象不仅践踏了法律尊严,更击碎了社会信任。当借贷者因恐惧催收而不敢寻求帮助,亲友因被牵连而对借贷者避之不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被债务纠纷强行撕裂。若任由暴力催收蔓延,只会埋下更多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以合法合规为基石,以尊重消费者权益为前提。唯有监管发力、平台自律、公众觉醒,才能让网贷行业真正回归合理借贷、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