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标价数千元的“大师真迹”堆满老年人家中的角落,承诺的升值回购却随主播的拉黑一同消失。
![]()
沈阳的李先生最近发愁不已——他父亲家中堆满了字画和收藏品,全部来自一位名叫“林鑫”的直播间主播。这些被冠以“齐白石唯一在世弟子真迹”的作品,花费了老人16万元。
“画作三年后会升值至10万元,到时我们会高价回收”,这是主播林鑫做出的承诺。然而当约定的收购时间到来,老人们等来的不是升值变现,而是被主播拉黑、无法联系的结果。
在李先生组建的维权群里,60多位有着相同遭遇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他们花费的总额已超过300万元。
![]()
完美人设
在直播间里,林鑫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他自称是“董事长之子”,声称坐拥400亿身价。
他还不忘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声称已为社会捐款高达7000万元。
这位看似实力雄厚的主播表示,自己与央视、中国书画家协会存在合作,以此增加自己的可信度。
更为精心设计的是,他多次为所谓的“齐白石弟子”举办封笔会,将普通书画作品包装成具有巨大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
虚假承诺
“林鑫”的营销策略颇具诱惑力。他承诺画作三年后会升值到10万元,并保证到期后会予以收购。
这种“高价回收”的承诺让许多老年人信以为真,认为这是难得的投资机会。
然而,315诚搜网的调查发现,“林鑫”名下的多家店铺共计售出了数万幅所谓的“真迹”。在一个拥有512万粉丝的短视频平台账号上,所有内容已被清空,疑似为逃避追责。
公开信息中关于“林鑫”的报道极少,仅有一段疑似其创业经历的介绍,称其先后涉足黄金批发、玉石行业,并于2020年开始投资科技和农业领域。
![]()
维权困境
目前,维权群体中的老年人诉求十分简单:只希望退货退款。然而,平台方未予处理**,主播也已失联,老人们追回损失的希望渺茫。
类似通过直播间编造身份、剧本售卖“书画古董”的骗局并非个例。近期,多名消费者向中新网投诉,有直播平台账号通过虚假身份和承诺高价回收,诱骗老年人下单购买。
![]()
监管挑战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級巡視員杨洪丰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私域直播具有封闭性与隐蔽性特点,平台管理规则相对较为宽松,平台管理责任落实尚不到位。
杨洪丰指出,不法商家往往通过“播完即关”、屏蔽信息、解散群组等方式销毁证据、逃避责任,并通过虚构售后服务、拖延退款等手段,进一步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这些行为特征和问题表现,给监管执法工作带来了主动监控监测难、“私域”内容取証难、上下游链條追溯难等困难和挑战。
![]()
防骗指南
面对直播间里吹得天花乱坠的“收藏品”,老年人一不小心就踩坑,子女发现了该怎么办?
黑猫投诉平台建议,首先要与长辈进行温和沟通,了解他们购买背后的情感需求或对健康的期望,避免直接指责。
可以一起观看权威媒体发布的防诈案例,让长辈意识到这不是个例,而是有组织的骗局。
陪同观看直播时,要留意并温和提醒父母注意“限量抢购”、“最后一批”、“家人福利”等制造紧迫感的话术,以及“保值升值”、“高价回收”等不切实际的承诺。
一些直播间会通过主播和助播一唱一和,上演“悲情戏码”或“捡漏暴富”的剧本,可以向父母解释这仅仅是表演。
技术防护同样重要。可以给父母的支付账户开启短信提醒功能,或者商议设置一个大额支付的“冷静期”,例如超过一定金额的支付需要子女确认。
![]()
同时,应耐心教会父母使用手机的截屏和录屏功能。告知他们,这些资料(包括直播宣传、付款记录、客服聊天记录)是万一受骗后维权的最有力证据。
如今,这些被骗的老人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退货退款。然而,随着平台方不予处理,主播失联,他们追回损失的希望正变得越来越渺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