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床多年的中医,我常说西医治肌营养不良,多是盯着肌酶、肌电图这些表象定病名,再用激素、营养剂 “对症”,却没摸到病的根本。
中医讲的病因病机,也就是患者体内的气血阴阳、脏腑虚实。
所以不少患者治着治着,肌肉还是萎缩,力气没见涨,反而添了激素副作用,这都是机械盯着表象的错。
肌营养不良在中医里,根子多在 “脾肾”。
脾主肌肉四肢,吃进去的营养靠脾运化才能养肌肉;肾藏精生髓,精髓足才能濡养筋骨。
要是脾肾亏虚,肌肉没了滋养、筋骨没了支撑,自然会慢慢无力、萎缩,这才是病的本质。
就说脾虚为主的患者,常见胃口差、肌肉软、爱出汗,我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 党参、白术健脾,山药、莲子养肌,只要是这 “脾虚失养” 的病机,不管是十个还是百个患者,方子对了就能看到力气慢慢涨,吃饭也香了,哪用得着双盲试验?
还有肾虚为主的,孩子多是腿软、走路摇晃像 “鸭步”,我用六味地黄丸合健步虎潜丸调治,熟地、山茱萸补肾填精,杜仲、牛膝强筋骨,只要是 “肾虚髓空” 的证型,哪怕上千人,病机相符就药到病除,需要统计学来承认吗?
中医治肌营养不良,从不是 “千人一方”,但也有 “万人一方” 的原则。
比如同样是肌营养不良,有的孩子怕热、口干,是阴虚,得加麦冬、玉竹;有的孩子怕冷、手脚凉,是阳虚,要加附子、干姜 —— 这是 “百人百方” 的灵活。
可只要都是 “脾肾亏虚” 的核心病机,调理方向错不了,这就是 “万人一方” 的规律。
哪像西医,不管患者是脾虚还是肾虚,都用一套方案,治到最后可能肌肉更瘦,甚至影响呼吸。
病症再多变,根子就那几个 —— 不是脾虚就是肾虚,或是气血不足。我始终用纯中草药辨证,不添西药,就是抓着 “养脾肾、补气血” 的根本,让肌肉慢慢长、力气慢慢恢复。
这不是空谈,是临床一个个患者好起来的事实,中医的科学性,就藏在这对症的汤药里,藏在守护患者健康的实效里。#中医治肌营养不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