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场中国足协U15青少年锦标赛中,北京U15队以2比0战胜青岛U15队。原本这仅是一场常规的青少年赛事,然而比赛中频繁出现类似“剪刀脚”的恶意犯规行为,令人难以想象这竟是一场15岁年龄段球员之间的较量。
![]()
根据比赛录像,从下半场第36分钟到第42分钟的短短六分钟内,青岛U15队连续出现至少五次危险犯规。最为严重的一幕发生在第38分钟:当时北京队球员在中场附近持球推进,一名青岛队员从侧后方飞身铲抢,双脚离地直接重重踢中北京26号球员的脚踝,导致对方痛苦倒地。这一危险动作几乎引发双方球员的大规模冲突。
![]()
由于青岛U15队不断实施恶意犯规,比赛最后阶段几乎陷入“犯规—倒地—调解”的循环,进程支离破碎。令人意外的是,当值主裁判全程未对任何一次恶意犯规出示红牌。所幸北京队的教练团队始终保持冷静,不断要求队员控制情绪,才避免了这场U15比赛演变为集体冲突。
![]()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但其所暴露的问题值得深思。作为中国足协主办的一项较高规格赛事,参赛球队基本代表了该年龄段的国内顶尖水平。在这个本应注重技术打磨和创造力培养的阶段,场上呈现的却不是球员的技艺与灵感,而是故意伤人、恶意犯规等长期存在于中国足球职业赛场的不良风气。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这些仅14、15岁的年轻球员竟已熟练使用背后铲踝等危险动作,不禁让人质疑:这样的行为究竟从何习得?若此类风气延续,中国足球的前景依然难言光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