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7岁的儿子闷头画机器人,画到一半突然把纸揉成一团,把小嘴噘,眉毛一拧,说:“妈妈,我画得太丑了。”
这要是在以前,我肯定立马跑过去安慰他了。原因很简单,怕他不自信。
说真的,读阿德勒之前,我常为孩子的不自信发愁。
直到翻开《自卑与超越》,才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老爷子说,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弱小的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感觉,从我们还是个小 baby的时候,就种下了。
也就是说,自卑是生命的底色。正是这种不如意,推着我们往前走,驱动着我们努力、学习和创造,一点一点地圆满自己。
![]()
1. 自卑是本能,掩饰才是问题
儿子刚学跳绳那会,总偷偷地躲阳台练,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小宇一分钟能跳一百个。我才跳82个,太差了。”
以前的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你一点也不差,你很棒了!”
可这样的表扬,就像一枚创可贴,它能遮住表面的伤,可贴不住内心的裂缝。
所以,现在我一般会放下手中的活儿,看着他眼睛:“妈妈像你这么大时,别说82了,能跳60个就不错了。”
崽崽一听,整个人亮了起来,那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盯着我,因为在他看来,妈妈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真的吗?”
“真的。可我觉得,别人行,我也不会差。所以定了个目标,每坚持每天练,就越跳越好了。”
他听我这么一说,松了口气:原来妈妈也有做不好的时候。
其实,孩子怕的不是失败,是怕只有他一个人会失败。
2. 把自卑摊在阳光下
孩子表达自卑的方式很直接:“我永远学不会”、“没人喜欢我”、“我不行”……
![]()
事实上孩子说这些气话,只是向你求助而已。我们只要接住他的情绪,把它正常化,为他打气,不时提供帮助就行。
上学期他语文考了八十五分,回家时磨磨蹭蹭,我翻开卷子:“来,我们看看那十五分都溜到哪里去了。”
一堆里,有粗心所致,也有真不会的。我们一起给错题起了可爱的小外号——“小马虎”、“调皮鬼”、“小迷糊”。
笑着笑着,紧张感就散了。
现在他考不好会说:“妈妈,我又收获几个‘调皮鬼’。”
你看,自卑一旦能说出口,就会失去威力。
3.自卑也有力量
阿德勒认为,人类所有进步都源于弥补不足。
一个人力量小,所以我们学会了分工协作,结成部落。
声音传不远,所以我们点燃烽火,击响鼓点。
跑得不快,所以发明了车轮……
自卑感,像一粒深深埋在地下的种子。
你觉得它黑暗、沉重,可所有向上生长的力量,都从那里来。
![]()
最近孩子总说自己的字写得丑。我拿来一看,一个大一个小的,确实不怎样,但我没让他重写,把刚学写字时的练字本拿出来:
“看,这是你以前的字,又胖又大,每个字都伸到格子外边,现在写的字瘦了好多,只有偶尔几个字伸出来。毛毛虫不也是这样吗,每天都吃得饱饱的,不断地长大,才有机会变成蝴蝶。”
最后我想说
日有光有影,人有长有短。
让孩子大大方方自卑,就是允许他做完整的自己。
真正的强大,从承认脆弱开始。
生命的种子,总在黑暗中发芽。
那份“我不够好”,恰是成长的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