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图片37张
全文2263字
阅读约7分钟
![]()
![]()
大地裂口的“山海拉链”,这么长、那么酷,这些之字形酒店你见过吗?
从闪电的轨迹到层叠的山峦,这种如之字形的折线形态早已是我们在生活中熟悉不过的几何结构。
更令人着迷的是,当这种充满力量的造型融入酒店建筑,以绵延的之字形结构呼应着崎岖的自然地势时,一种全新的视野由此展开。
![]()
放眼全球,法国JA Joubert、丹麦BIG与荷兰OMA等一众顶尖知名建筑事务所,都不约而同地将连续的锯齿形态引入酒店建筑,使之字形结构逐渐成为一股新锐设计风向。
继而,一条条“山海拉链”拔地而出,巧妙地以建筑为载体弥合大地裂痕,并被形象地命名为ZigZag酒店。
更妙的是,借助Z形屋顶,将酒店体验融入其中,这成为了一个个奇思妙想得以实现的契机——地中海岸的无边泳池叠叠乐、瑞士山谷的屋顶滑雪通道、中东沙漠中的酷炫攀岩……
![]()
这些ZigZag酒店建筑频频出圈的背后,不仅是现代设计美学与酒店空间体验的突破,更是对当地环境的一份深刻尊重。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建筑师造不出的。
![]()
Part 01
ZigZag度假村
海岸的“之”字迷宫
不久前,在与意大利西西里岛隔海相望、西邻希腊的阿尔巴尼亚,全新揭幕的ZigZag度假村(Zigzag Resort in Albania)以无限延长的Z字造型,一举刷新了海滨度假酒店的审美。
这座度假村坐拥伊奥尼亚海的壮阔景色,享有希玛拉海岸绵长的海岸线、明媚阳光、柔软沙滩与独特的地中海风情。
![]()
酒店由JA Joubert建筑事务所与UNS建筑师事务所联合操刀。每个建筑单元均采用“之”字形布局,随海岸线蜿蜒攀升,连成一条灵动的丝绸缎带。
这种线性布局在保持视野通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原始地貌的干预,使每个单元都能融入环境且互不遮挡,维系了视觉与生态的连贯性。
![]()
JA Joubert还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通过合理朝向引入充沛阳光,并借助自然通风系统让海风自由穿梭于室内,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在建材选择上,则坚持一贯的自然保护原则,采用当地培拉特石,其坚固耐用的特性不仅呼应了当地的建筑传统,更赋予了度假村独特的地域灵魂。
![]()
最引人注目的是,酒店在Z字形屋顶设置了无边泳池,与爱奥尼亚海的蔚蓝水域融为一体,并随地势逐级攀升,遥相呼应着蜿蜒绵长的海岸线,令人如置身海洋之中。
![]()
![]()
而屋顶的其他空间则打造成了花园、露台与观景平台,形成流畅连续的空间体验。
由此,这方蓝白色的ZigZag结构屋顶成为了连接度假村与自然风光的最迷人的纽带。
![]()
Part 02
经典起源
装饰表皮到建筑结构
其实,早在应用于酒店建筑之前,这种之字结构的建筑便已源远流长。
据荷兰《风格派》设计杂志所言,ZigZag作为一种经典的建筑结构,在近现代建筑中最早的运用溯源,可将目光投向20世纪初的装饰艺术运动。
彼时,人们已厌倦繁复的曲线装饰,渴望一种体现机械时代速度与力量的新美学。
而ZigZag所独有的流畅折线感,恰逢其时地呼应了这种新兴的视觉审美。
![]()
这一时期的ZigZag,以阶梯状立面、切割般的几何轮廓为核心特征,配合V形、射线等锐利纹样,化身为那个时代的视觉符号。
比如,纽约克莱斯勒大厦的冠部到帝国大厦的阶梯状体量,再到洛杉矶街头那些布满锯齿立面的商业现代建筑,都是经典的Z字形结构运用。
这种重复的“Z”形几何构图,创造了极具辨识度且统治天际线的装饰艺术巅峰符号。
但当时ZigZag在建筑上的运用都主要作为一种装饰语言出现,仍未突破传统框架。
![]()
随着解构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兴起,ZigZag逐渐从“表皮”走向“骨架”。
在钢筋混凝土的塑性表现与计算机参数化设计的推动下,ZigZig不再是表面的建筑语言,而是与建筑的结构、空间与功能紧密结合。
![]()
![]()
逐渐地,ZigZag形态从几何局部单元内解放出来,演化为完整的建筑形体本身。
这种建筑实体以其独特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布局,不仅已在建筑领域成为一股风向,如今更是作为了建筑界创新思考的代名词。
![]()
例如,由国际建筑公司 MZ & Partners 操刀的之字塔(Zig Zag Towers),坐落于卡塔尔西湾泻湖黄金地段,高143米,是世界最高、最大的住宅双子楼。
两座塔楼以曲折灵动的外部形态打破常规,宛如会跳舞的房子,重新诠释了现代高层住宅的可能形态。
![]()
![]()
而今,ZigZag在酒店的载体中又被玩出了新的高度,以灵动的折线,带来全新的空间体验。
![]()
Part 03
瑞士钟表商酒店
通往时间的滑雪道
无独有偶,在日内瓦郊外的汝拉山谷,丹麦建筑事务所BIG与奢华制表品牌Audemars Piguet合作,以ZigZag构造打造了一座全新的滑雪酒店——钟表商酒店(Hôtel des Horlogers)。
酒店前身是1857年由爱彼家族成员创办的法国酒店(Hôtel de France)。这里曾经是“制表师之路”(Chemin des Horlogers)上的重要一站,连接着汝山谷的制表作坊与日内瓦的零售市场。
![]()
建筑由木材和混凝土构筑成五个之字形单元,而屋顶随着地势逐渐向山谷倾斜,形成一条连续的外部路径。
屋顶这条Zig-Zag坡道不仅融合了周边环境,也创造出眺望山谷的露台,如同一条贯穿自然与建筑的视觉通道,默默致敬爱彼家族的悠长历史与机械制表的光辉岁月。
![]()
值得一提的是,在冬季这条坡道将作为滑雪道使用,客人可直接从酒店露台丝滑滑入汝拉山谷的滑雪区。
![]()
![]()
室内则延续真实、简约的木屋美学。
公共区域通过五层倾斜楼板与连续坡道串联,形成流畅的动线。而有机形态的黑色灯具与大堂上方的巨型骨架结构,为空间注入现代气息。
![]()
![]()
至此,这座ZigZag酒店,超越了单纯的空间外观创新与酒店体验功能的延伸,更是承载了瑞士钟表工匠精神内涵。
![]()
Part 04
Neom Leyjia冒险酒店
沙漠顶豪的银色项链
未来,随着ZigZag酒店现身沙漠的干河谷,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由此诞生。
计划于2030年揭幕的Leyjia冒险酒店坐落在红海北岸的NEOM(沙特未来城)的Leyjia原始峡谷中。
![]()
这间由OMA操刀的沙漠酒店,如同一条钛白金的链条,自400米高的Leyja山腰轻盈升起,沿陡峭崖壁盘旋而上。
通过解构峡谷斜坡,建筑单元如阶梯般向上延展,营造出了独特的未来科技感。同时,ZigZag结构以极低的干预度呼应原始地貌线条,实现了与沙漠山地的有机共生。
![]()
进一步,酒店利用嵌于崖顶与峡谷两侧的褶皱之中的独特站位,为热爱探险的游客打造了攀岩、山地自行车、骑马与徒步等一系列高强度户外活动。
![]()
40间客房以最小化接触岩壁的方式悬挑于峭壁之上,打开窗户,便可欣赏到对面的延绵旷野和沙丘日落,全然与周遭的自然亲密拥抱。
![]()
![]()
特别的是,在Leyja山谷中,与冒险酒店鼎足而立的,是由Killa Design与MCA事务所分别设计的养生酒店和绿洲酒店。
这三座建筑犹如一组沙漠奇迹三部曲,以各自独特的视觉语言,共同书写了未来沙漠建筑的美学范式。
![]()
![]()
从地中海蜿蜒的海岸线到阿尔卑斯山脉,再到中东沙漠的险峻戈壁,建筑师们用非凡的创意,将这种种折叠、错动的形态与酒店的体验功能无缝融合。
以大地为布,这一条条生长而出的“山海拉链”在刷新建筑美学的同时,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超越想象的酒店体验。
你想去哪一间ZigZag酒店?
留言和我们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