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土耳其的崩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多人认为英国染指中东,是在1922年奥斯曼土耳其崩盘之后,其实早在100多年前,英国就已经在中东有了一席之地。
早在1820年,英国就入侵了巴林以及阿联酋的7个酋长国,此后逐步将这些地方收入囊中,成了英国的殖民地。那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已经无力和英国一较高下。
1839年,英国占领也门南部的亚丁,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1882年,英国攻占亚历山大港,将埃及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1898年到1899年,英国先后拿下了苏丹和科威特。1916年,卡塔尔也沦为了英国的保护国。
一战以后,英国又在1917年到1920年,先后拿下了伊拉克、约旦、巴勒斯坦等地。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已经被英国分解得差不多了。
英国在这一段时间的崛起,离不开2件大事的发生,第一件大事是拿破仑战争,第二件大事便是克里米亚战争。这两场大战,将法国和沙俄这两大欧陆霸主拉下了神坛,这才让英国成了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
拿破仑战争,英俄合作击败了法国
法国人一直以拿破仑为骄傲,实际上拿破仑出生的时候,他的出生地科西嘉岛,尚未完全纳入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是在第二年才真正吞并了科西嘉岛。
所以拿破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法国人。但是那时候法国的文化,在全欧洲十分流行,哪怕是沙俄的皇宫中,也以说法语为荣。沙俄的文学之父普希金,他的主要作品,基本都是以法文书写的。
因此,拿破仑自幼是在法国文化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说,他被称之为法国的骄傲,是没什么毛病的。
这就好比清军入关以后,哪位君主不是自幼饱读诗书,学习汉文化呢?不好好学习汉文化,连继位的资格都没有。
法国大革命期间,拿破仑抓住了机会,击败了奥地利,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此后又带兵进军埃及、叙利亚等地,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
这些军功,让拿破仑顺利成为了法国人的希望,这才成为了法国的第一执政。1802年,拿破仑成为终身执政,1804年加冕成为法国皇帝,1805年兼任意大利国王。
成为皇帝的拿破仑,志得意满,一路开挂般地开疆拓土。先后兼并了意大利北部、德意志西部、瑞士、荷兰、比利时以及西班牙东北部。
![]()
此外,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欧陆强国,也不得不割让土地,与之交好。就连沙俄也一度与法国交好,加入了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
这个大陆封锁体系,主要针对的就是孤悬海外的英国。
拿破仑崛起以后,英国意识到,能够合伙击败拿破仑的,只剩下了沙俄、普鲁士、瑞典以及奥地利。其他欧洲国家已经拿不出手了。
为此,英国组织过好几次反法同盟,不过基本都被拿破仑给击溃了。普鲁士和奥地利,也是在历次反法同盟中,不断向拿破仑割让土地。
一直到1812年,由于沙俄破坏了大陆封锁体系,所以拿破仑出兵50万远征莫斯科。结果季节没选对,一大半士兵都冻死在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沙俄反攻后,拿破仑仓皇北顾,只带着残兵1万多人回到了巴黎。很多人说,最有骨气的法国人,全都留在了莫斯科。
1813年,英国、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这欧洲四大强国合作,组建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开始收拾元气大伤的法国。联军这才彻底击败拿破仑,攻入巴黎,逼迫其退位。不可一世的拿皇,就这么黄了。
![]()
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合作击败了沙俄
在击败法国的过程中,沙俄无疑是立下大功的。你别管他们是不是借助了天气原因,也别管莫斯科曾一度陷落,最终结果就是拿破仑把最精锐的部队,留在了俄国。
因此,拿破仑战败以后,沙俄成为了欧陆的新霸主。1814年3月,亚历山大一世作为反法联军的总司令,在攻入巴黎以后,曾经在这里阅兵。到了1815年,卷土重来的拿破仑,再次被反法同盟击败,亚历山大一世又一次跑到巴黎阅兵。
如果把当时的欧洲,当成秦末诸侯割据来看的话。亚历山大一世进入巴黎,就相当于楚霸王项羽,进入关中一样,实现了当初大丈夫当如是的誓言。
2次进入巴黎阅兵的经历,让亚历山大一世得到了神圣王、欧洲救世主等称号。此后的沙俄,几乎在欧洲大陆可以横着走。
沙俄与奥地利、普鲁士组建了神圣同盟,又称之为三皇同盟。
拿破仑虽然战败了,但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却在整个欧洲蔓延了下来。可以说,人类近现代文明的主流思想,就是从法国、大革、命中发展出来的。
当时欧洲各国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自由主义的思潮在欧洲各地飘荡。三皇同盟的任务,就是扑灭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想。
![]()
由于沙俄多次出兵扑灭欧洲自、由主、义思想,导致他们得到了欧洲宪兵的称号。这称号看似霸气,实则是贬义词。这也让欧洲人普遍开始仇视俄国人,因为他们管得太宽,自己不想往前走,还要拉着别人,不允许让别人往前走。
原因很简单,沙皇很担心欧洲一旦遍布自由、主、义之火,那势必会影响到俄国,到时候就会影响到沙皇的统治。
1825年,趁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驾崩的机会,一群俄国贵族青年组建的十二月党人,发动了一场起、义,这本就是自、由主、义在俄国兴起的征兆。
即便如此,新上任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依旧没有意识到大势所趋,他不仅出兵平定了这场起、义,而且坚决反对进行农奴制改革。
古板的沙皇,是很难在新时代将沙俄带上一个新的台阶的。他依旧认为,凭借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时代,积攒下来的军事实力以及威望,可以让他在欧洲横着走。
结果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在尼古拉一世的带领下,可谓是一败涂地。
当时英法与奥斯曼土耳其合作,在海军中已经配备了蒸汽机,可沙俄依旧还是帆船在作战,基本就是被摁在海里灌水的命。
![]()
日不落帝国由此称霸全球
拿破仑战争过后,法国在海外的一部分殖民地,诸如非洲的塞内加尔,以及西印度群岛的一些岛屿归了英国。海外殖民市场上,英国已经没有对手了。
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败退,短时间内,再也不敢在西方撒野。这个时候英国也开始了大举进军中东地区的步伐。埃及、苏丹、科威特、卡塔尔等地,就是这一时期,被英国征服的。
所以说,英国利用这两场大战,打掉了两个最让英国头疼的对手。至少是让这两个对手短时间内无法和英国掰手腕。
法国人倒是不傻,克里米亚战争时期,是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在法国当家作主。当时英国是打算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彻底将沙俄打成内陆国家的。
拿破仑三世却在关键时刻提出了反对,在他的力保之下,沙俄保住了克里米亚半岛,自身本土基本没受到什么损失。
法国人之所以要这么干,就是担心英国在控制奥斯曼土耳其和沙俄以后,称霸整个黑海,从此东西方的陆上贸易之路,就全是英国人说了算了。
所以说,就算英国成了日不落帝国,也是不能把事情做绝的。一旦英法再起战端,那时候想要重新瓜分全球的力量,将全部站在法国这一边,这可不是英国人愿意看到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穿鞋的,自然害怕光脚的。
![]()
二战后,英国逐步梦碎日不落
欧洲属于法国和沙俄的时代,在这两次大战中过去了。但是英国想要称霸欧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因为属于普鲁士的时代又来了。
在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卑斯麦的努力之下,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法国等,整合了大部分德意志的资源,建立了德意志帝国。1871年,威廉一世也跑到了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加冕称帝,标志着欧陆进入了德意志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末年的新军,清一色几乎都是德意志人训练出来的。因为当时的德意志陆军,不仅代表着欧陆,哪怕在全球也是佼佼者。
手握这么强大的军队,德意志帝国却没什么海外殖民地,这哪成啊?所以德意志帝国不惜发动一战,也要推翻英国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当然了,最终德意志还是失败了。英国从1815年击败法国,到1856年击败沙俄,再到1917年击败德意志,三战三捷,稳坐日不落帝国的宝座。
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二战中,德国再次崛起,把英国打了个稀巴烂。与此同时,美苏也异军突起,成为了二战后的新霸主。英国的殖民地,在美苏的支持下,纷纷选择独立,长达1个半世纪的日不落帝国自此梦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