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合江县的“人才账本”又添了新条目——“千名硕博聚荔乡”若干措施与教体、卫健两大系统专项引才政策同步发布。合江一个西部县城,为何在引才上如此肯下本钱?合江的“人才算盘”,究竟打得有多精?
既“顶天立地” 又“铺天盖地”
合江引才,首先精在布局。
在县级主体政策中,火力集中于能源化工、绿色建材、食品轻工、竹基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的创新人才与高端团队引进。这是支撑合江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是“顶天立地”的主骨架。例如,为吸引顶尖团队,我县对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别设立了最高500万元的补助,以最大诚意和真金白银,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一流的团队能够扎根合江、专注创新,最终形成“引进一个团队、壮大一个产业、集聚一批人才”的倍增效应。
而“铺天盖地”,则体现在对广大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引进与培养支持上。合江不仅瞄准高精尖,也夯实人才金字塔的基座——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倾斜,推动各类技能人才在产业一线、企业车间“遍地开花”,为制造业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与此同时,卫健与教体系统的政策,则着眼于民生领域专业人才的持续补充。卫健系统直面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床位数与全省平均的差距;教体系统锚定2028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与2029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创建目标。这意味着,合江既要有撑起产业的工程师,也要有扎根一线的技能人才,还要有守护健康的医生、点亮未来的教师。
政策“可量化” 诚意“摸得着”
合江引才,还精在策略。
对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一事一议”政策组合支持,对本科生、硕士、博士、国家级人才等给予1.8万元至20万元生活补助,给予5万元至25万元的购房补助——这些真金白银,是合江作为县级城市能拿出的“硬核筹码”。
更关键的是“精准滴灌”。产业人才可能更看重科研经费和成果转化激励,而一位优秀的教师或医生,或许更关心编制保障、职称晋升通道和子女入学。合江读懂了这种差异。
于是,我们看到《合江县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审议通过,看到近年来累计投入超千万元用于人才安居住房。这解决的不仅是“住”的问题,更是“留”的心结。这种精细化、差异化的服务,正是从“引得来”迈向“留得住”的关键一步。
小县城的“大账本”
合江这般精打细算,背后是一本清晰的“大账”。
第一本,是“发展账”。四大主导产业是合江经济的命脉所系,但产业升级绝非空中楼阁。一个高端人才的引入,可能带来一项关键技术,盘活一个企业,甚至催生一个新的产业集群。这500万元的引才投资,背后瞄准的可能是千亿级的产业未来。
第二本,是“民生账”。医疗和教育水平的提升,看似是财政的“支出项”,实则是发展的“效益项”。更好的医疗条件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本质是保护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更优质的教育,则是在为合江的未来积蓄最根本的竞争力。这份投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三本,是“信心账”。一个县城能推出如此系统、精准且富有诚意的人才政策,其本身传递出的改革锐气、发展决心和开放姿态,就是最好的营商广告和城市名片。它能吸引的,远不止名单上的人才,更是关注合江发展的各方投资者和合作者。
当产业的引擎与民生的基石因人才的汇聚而同步夯实,合江的发展图景,值得我们抱有一份更热烈的期待。这份用数据和诚意书写的“求贤帖”,已然发出了最清晰的信号:合江,准备好了。
来源:合江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