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72岁的孙大爷在空调房中离世,体温仅33.6℃。医生叹息:"不是天热就不会冷死,是你们不懂空调病的危险。"这起发生在南方的悲剧,揭开了一个被忽视的夏季健康杀手。
![]()
当夜,孙大爷在22℃空调房中休息,电扇持续送风。他出现手脚冰凉、打寒颤症状时,家人误以为是中暑,让他多喝水休息。三小时后,老人昏迷不醒,送医抢救无效。死因是急性低体温症引发的心源性猝死,而"凶器"正是那台整夜运转的空调。
夏季低体温症比想象中更常见。《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年研究显示,超过25%的老年人在空调房出现过体温异常下降。当体温低于35℃时,身体调节机制会逐渐崩溃,心率减慢、意识模糊,严重时导致心搏停止。在空调直吹、睡眠状态下,老年人因产热能力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极易陷入"沉默性低体温"。
![]()
国家卫健委早在2018年就发布通知,警示空调过度使用可能诱发老年人低体温。医生愤怒的是,这种死亡完全可以避免。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血管调节功能变差,对冷的感知迟钝,往往不会主动表达不适,而是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家人一句"外面这么热怎么会冷"的误解,可能成为致命推手。
夜间体温本就比白天低0.5℃至1℃,加上空调持续散热,体温会不知不觉跌破安全线。深度睡眠时,大脑对体温调节的指令变弱,老人无法及时反应。错误习惯如只盖薄单、风口直吹、整夜不关空调、喝冷饮等,都会加剧风险。正确做法是保持空调26℃至28℃,使用睡眠模式或定时关闭,适当保暖,夜间多次观察老人状态。
![]()
孙大爷的离世不是家人的本意,但医生的话值得深思:"你们的无知,比杀人更致命。"夏天的冷比冬天更容易被忽视,也更容易致命。不是每个空调房都有危险,但每个忽视老人冷感的人,都可能成为悲剧的推手。当老人说冷时,那可能是最后的求救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