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八朝古都开封,一场以“链通四海 共许‘味’来”为主题的2025第四届酸辣粉行业大会在此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协会领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科研机构专家以及渠道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酸辣粉产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这不仅是一场年度行业聚会,也是一次对产业深度积淀的系统性梳理,更是一次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擘画。而这场大会的核心坐标,正是近年来频频出圈且为行业所瞩目的中国酸辣粉之都·通许。
![]()
![]()
积淀
从地方小吃到国民美食的蜕变之路
酸辣粉,这一源自川渝地区的传统小吃,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然而,真正使其从街头巷尾走向千家万户,从地方特色升级为国民美食的关键力量,却与河南通许这片沃土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速食粉面类占比超30%,细分来讲,酸辣粉凭借“酸辣刺激”的味觉记忆点和“即开即食”的便捷性,保持着不错的增长。而在这一庞大的产业版图中,一个名字正日益凸显其战略地位——通许。
回溯通许酸辣粉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部中国食品工业创新升级的微观缩影。
通许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东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加之这里独特的沙质土壤,特别适宜红薯、马铃薯等作物的生长。这里出产的红薯淀粉含量高、口感细腻,为酸辣粉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基础。“好土育好薯”不仅是通许人的自豪,更是大自然对这一产业的慷慨馈赠,也为这里酸辣粉产业的崛起与爆发埋下了伏笔。
通许及周边县区红薯、马铃薯、辣椒等酸辣粉主料种植面积达29万亩,为酸辣粉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完美承接“好薯出好粉”的关键环节。近日,在通许县举行的2025甘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纳食获悉,通许县人民政府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现场签署了共建成果示范基地科技合作协议;同时举行郑红23、豫薯13等甘薯优良品种使用授权仪式,并为河南省甘薯产业联盟轮值理事长单位授牌。
“2022年9月16日,首届酸辣粉行业大会召开;164天后,“中国酸辣粉之都”正式揭牌,并正式对外发布百亿产业集群目标。这是通许兴业强县富民的决心,更是向全县69万人民立下的军令状。”
会上,通许县委副书记、县长憨振强在展示“中国酸辣粉之都”通许的阶段性建设成果时这样说。
![]()
这个位于豫东平原的小县城,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深厚的农业基础和前瞻性的产业布局,悄然完成了从“地方特产制造地”到“全国酸辣粉产业中枢”的跃迁。这一蜕变的背后,是多年来默默耕耘的产业沉淀,更是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与市场主体协同发力的结果。
而本次大会的主题“链通四海 共许‘味’来”,正是对这段发展历程的高度凝练,也昭示着通许酸辣粉正在迈向更高维度的发展阶段,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由产品输出转向标准输出,由地域特色升维至国家名片。
![]()
壁垒
全链条协同下的核心竞争力
在本次酸辣粉行业大会上,“产业链协同”成为与会人员关注并提及的高频词汇。
若将今天的通许比作中国酸辣粉产业的心脏地带,那么它的跳动节奏早已不是偶然的脉搏,而是多年系统布局与资源集聚的结果。通许酸辣粉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核心竞争力正源于构建了上下游协同、产学研联动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产业要腾飞,基础设施必须先行。
在通许酸辣粉产业建设中,占地2730亩的酸辣粉产业园,集研发、生产、电商、物流、包装为一体,是全国配套最齐全的酸辣粉专业园区,目前一期已满园,所有入驻企业即将启动生产;亚洲最大的淀粉产业园投产在即,年产10万吨红薯淀粉、10万吨马铃薯淀粉和10万吨变性淀粉;京东物流园让“通许味道”48小时全国直达,更为企业降低了终端运营成本。依托各平台建设,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此次大会上,行业人员共同见证了通许酸辣粉产业生态中的重要里程碑:京东物流|通许智能物流港暨酸辣粉产业园(一期)开园仪式。该产业园的建设不仅大幅降低了企业终端运营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在吸引多家龙头企业入驻入驻后将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集群效应。这里不仅是产业要素加速集聚的“引力场”,更是以物流为纽带、以创新为引擎,推动酸辣粉产业聚链成群、提质增效的核心载体。
![]()
如今,通许在酸辣粉产业建设方面已经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条,围绕产业链式发展需求,培育了丽星亿源、谈小爱、寻味客、朱晓克、上都、钜富邦、沐睿等一批本土企业,招引了福景堂、紫林醋业、京东物流、杭州微念等一批龙头企业。
在这条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有龙头企业为后盾:钜富邦纸业、沐睿包装不仅以规模化生产保障包装供应,而且还能以定制化服务满足品牌包装需求;丽星机械占据全国涂布粉丝设备80%市场份额;紫林醋业定向研发专用醋;福景堂淀粉保障原料供应。而京东物流的入驻,让产业链流通效率倍增。从原料加工到生产包装,再到仓储物流,通许已形成无断点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知势者赢,顺势者达。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节点,掌握行业脉搏至关重要。大会现场,由纳食产业研究院司志刚教授发布《2025中国酸辣粉行业发展报告》,系统梳理了行业现状、竞争格局、供应链变化与创新、产业发展趋势等,为通许酸辣粉接下来的产业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
该《报告》指出,如今酸辣粉市场规模已经成为方便食品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产品健康、营养、口味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酸辣粉已经进入阶段调整期,加速向健康化、精细化、协同化、标准化迈进。
在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方面,该《报告》从五大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路径指导。分别涵盖产品创新持续深化、自有品牌赋能产品创新升级、标准化建设进程加速、产业链向价值深耕延伸、扩量提质出海升级等,对通许酸辣粉未来的产品创新与产业升级方向提供了战略指引。
![]()
标准引领“味”来
共许出海新篇章
如果说过去几年是通许酸辣粉“打基础、扩规模”的成长期,那么接下来这几年将是其“树标准、强品牌、走出去”的跃升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许酸辣粉产业将如何构筑新“味”来?本次大会给出了清晰的方向:标准化筑基、品牌化赋能、国际化拓展。这三大路径既相互支撑又循序渐进,共同构成了通许酸辣粉未来发展的战略框架。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标准化升级已成为酸辣粉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大会现场,《通许粉条》《通许酸辣粉生产消毒杀菌规范》2项团标发布仪式正式举办,这2 项团体标准的成功发布,是通许酸辣粉产业迈向“标准化、规范化、高品质”的重要起点,为产业划定了品质红线、明确了发展标杆。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这套标准体系将成为通许酸辣粉参与全球竞争的“通行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地方特色食品迎来了"走出去"的历史机遇,国际化拓展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全球消费者味蕾考验下,产业想要真正走向世界、走得更远更长久,必须要做好品质化与标准化功课。
随着酸辣粉产业实力的不断提升,让“中国酸辣粉”走出国门、香飘世界,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目标,而具备统一标准的产品,势必将更容易获得海内外消费者与监管方的认可,降低贸易壁垒。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会现场,“酸辣味道・粉链全球”酸辣粉出海计划正式启动,象征着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开拓国际市场的坚定决心。
自此开始,通许县不仅按下了一个产业走向国际的“加速键”,也开启了一段关于文化输出、品牌崛起与县域经济全球化的新征程。通许酸辣粉正跨越山海,助力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出海,成为中国食品产业“走出去”的代表性符号之一,也在打通内外双循环的发展中,增强产业韧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
在这场全产业链的系统性升级中,酸辣粉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让每一根粉条都“有迹可循”,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酸辣粉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应用为产业链的扩张提供资金支持;严苛质检筑牢品质“防火墙”,让全球消费者吃得放心;本土化适配+多渠道布局,让通许酸辣粉香飘全球,这些不仅是地方特色的突围,更彰显了整个酸辣粉产业链的强大韧性与潜力。
正如大会主题“链通四海 共许‘味’来”所昭示的,未来的通许酸辣粉产业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让这一“中国味道”香飘四海。而随着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酸辣粉之都”的名片必将更加闪亮,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为中国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贡献通许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