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考研圈的风向变得比翻书还快!24 考研时往届生报名人数首次过半,到 25 考研这比例直接冲到56% ,而且看这趋势还得涨。反观应届生,不少人反倒对考研提不起劲了 —— 这到底是为啥?今天掰开揉碎了说,不管你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能对号入座!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先说说应届生为啥 “不爱” 考研了,其实分两类人。第一类想提升学历的,早就把目光盯向了保研。昨天跟我聊的一个学生说,他们学校保研率从 30% 涨到了 40%,这意味着啥?只要大学不挂科、成绩中等偏上,大概率能拿到保研名额,最低也能保本校。对比考研要背大半年书、考场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保研简直是 “躺赢式” 提升学历,谁还愿意硬刚考研?
另一类应届生更直接,人家本科学校和专业本身就够硬,觉得读研性价比太低。你想啊,读研要 3 年,不仅没收入还得交学费,3 年后毕业,能不能找到比当年本科毕业更好的工作都不好说。所以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考公、考编和实习上,毕竟早一步进入职场,就能早积累经验、站稳脚跟,比 “赌” 3 年后的就业形势靠谱多了。现在对很多应届生来说,考研早不是首选,而是 “实在没别的路可选” 时的退路。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再看往届生,为啥反倒成了考研主力军?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工作困境。不少人当年没抓住应届生身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考公失利 —— 要知道考公难度比考研还大,加上有些专业限制多,想考都没资格。就算勉强找到工作的,要是遇上压力大、不喜欢的岗位,想破局的话,考研就成了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还有些往届生是为了转行。比如学法学的入了行才发现不喜欢,想换个领域,考研就是最好的跳板 —— 既能换专业,还能积累新领域的人脉资源,为以后发展铺路。更有一群 “执念型” 考生,我做咨询时遇到过二战、三战的不稀奇,四战、五战的都大有人在。他们大多盯着名校,总觉得 “没考到就是不甘心”“还没发挥出极限”,考研成了心结,不考上就不肯罢休,一年又一年地坚持着。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最后说句实在话:对应届生而言,要么争取保研,要么一战上岸,千万别把考研拖成执念 —— 毕竟应届生身份就这一次,与其耗到往届生身份去跟更多人竞争,不如尽早规划清楚:能保研就多刷绩点、多搞科研,想就业就提前找实习、备考公,别在 “考不考” 的犹豫里浪费时间。
对往届生来说,更该放下 “非名校不上” 的执念,要是连续两年没上岸,不妨停下来想想:是目标定太高,还是复习方法有问题?甚至可以先找份过渡工作,边攒经验边备考,总比盲目 “二战三战” 耗光精力强。毕竟考研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别为了 “考” 而 “考”,忽略了真正想要的生活。你们身边有这样的考研人吗?是应届生纠结考不考,还是往届生在为执念坚持?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