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2年,八宝山烈士陵园迎来一位女英雄,墓碑上仅三个字:归来兮

0
分享至

有一款以抗战为背景的游戏,其中有一位女性角色,台词令人印象深刻。

“我喜欢……潜伏。”

其实,并非是她选择了潜伏,而是潜伏选择了她。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如此。

她在如花似玉的年纪投身革命,并在大陆解放之际,为祖国一统毅然赴台。

她在中国台湾省潜伏近两年时间,最后却被敌人杀害。



她的故事难道就此结束了吗?

1982年,八宝山烈士陵园中,多了一块崭新的墓碑。

墓碑上没有宏大叙事,只有慷慨激昂的三个大字:“归来兮!”

家世优渥,投身革命

这名伟大的女性的名字,每个人都应当记住——萧明华。

她的一生仅有28年,却波澜壮阔,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1922年说起。

萧明华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家里视为掌上明珠。

她祖辈经商,本就有着颇为雄厚的财力与能力,而她的父辈又都没读过什么书,因此极其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恰巧,萧明华刚出生时又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所以哪怕她是个女孩,长辈也未曾轻视她,反倒一路供她上学,可谓是被宠成了小公主。

萧明华自己也很争气,在学生少有的年代,成功考入了开封师范学校。

可这平静美好的生活,却因日军的侵略,而被彻底打破。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日军的铁蹄踏过了我国的每一寸山河。

就连萧明华父辈辛苦积攒的家业也因动荡的时局灰飞烟灭,随着日军对我国北方侵略的深入,萧明华一家不得不跟随大部队向西南大后方重庆迁移。

萧明华也因此转入了重庆师范学校,在重庆,她见到了许多往日尊敬的老师同学,皆因战争家破人亡,对侵略者的仇恨之火已熊熊燃烧。

投身革命的想法,在她的心中愈发坚定,但彼时的她还是一个学生,她知道自己需“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至于战斗,仍需等待一个时机。



从重庆师范学校毕业之后,萧明华在国语方面的优秀已是校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实。

而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这方面的能力,日后终将派上用场。

抗日战争结束后,萧明华虽得以前往北平上学,但内战接踵而至。

萧明华亲眼见证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地下党员的迫害,她痛心疾首:明明都是同胞,为什么这些人的恶行和日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终,在1947年,萧明华选择入党,开启了“地下人生”。

萧明华曾说过,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

或许在当时,她就已经准备好,为全国解放而牺牲。

赴台潜伏,危机四伏

在萧明华入党后,战争局势渐渐明朗,蒋介石节节败退。

但萧明华始终不敢松懈,她的最终愿望是全国解放,而台湾也是祖国的一份子。

但她知道,自己这样贸然前去肯定会惹人怀疑。

她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而这个理由,自己送上了门。

1948年,就在萧明华自北平师院临毕业前夕,她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来信人为她曾在重庆师范学院的老师,萧明华优秀的国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信中,他言辞恳切地邀请萧明华前往中国台湾省任教。

这无疑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萧明华当即就将自己想要赴台为党开辟新战场的想法上报。

毫无疑问,萧明华很快就获得了组织的同意,为了赴台,她甚至连毕业典礼都选择缺席。



1948年6月,在前往中国台湾省的轮渡上,萧明华知道此行凶险,却仍在为赴台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首先,她和战友朱芳春为后续情报工作的顺利展开扮演假夫妻,朱芳春化名“于非”,二人还选择了远离政治中心的中国台湾省师范学院,尽量避嫌。

但即便准备工作已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来到中国台湾省之后,萧明华的每一步依旧是“触目惊心”。

初期情报工作的进展还算顺利,“夫妻”二人连续开办讲座、读书会等,唤醒中国台湾省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危险中选择合适的革命骨干。

但随着1949年大陆彻底解放,蒋介石败走台湾,岛内风声收紧,白色恐怖的氛围蔓延全岛,朱芳春和萧明华的处境也愈发艰难。

他们本已在台奠定了革命基础,却不得不为保护同志安全将“台新盟”转入地下。

地上,敌人在到处搜捕、残害共产党人,萧明华却直面恐惧,与朱芳春配合,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成功送出情报高达6次,为解放我国沿海岛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前方等待着她的,却是无尽的深渊。



英勇就义,“吾归来兮!”

异常的出现,是在1950年2月4日。

这一天,因萧明华哥哥萧明柱生日,二人难得相见,朱芳春在厨房准备着晚饭。

可这温馨的一幕,却被阵阵紧促的敲门声所打破。



萧明华当即就反应过来大事不好,立刻安排朱芳春从后门撤离,并告知若后院的晾衣杆上没有晾晒衣物时,千万不能回家。

在送走朱芳春,保留革命火种后,萧明华深吸一口气,微笑着开门迎接未知。

来人是两张严肃的生面孔,他们开门见山直接就说要请“于非”去开办讲座。

萧明华知道,他们已经曝露在危险之下,这不过就是敌人的借口。

但她始终从容应对,敌人在家中搜索无果后,面对无懈可击的萧明华,也只能悻悻离去。

事件发生后,无数同志劝萧明华撤离,但她知道她走不了,她一走,就意味着彻底的暴露。

于是,就在此事发生后仅两天,萧明华在家中被逮捕。

逮捕前的最后一刻,她仍心系在外漂泊的战友朱芳春,拿下了晾衣杆上飘摇的旗袍。

萧明华做事是如此周到缜密,令敌人对她恨得牙痒痒。

入狱之后数个月的时间,他们对着这名身材纤弱的女子各种严刑拷打、精神折磨,逼迫她说出情报。

但萧明华回应这些恶人的,只有一声不屑的冷哼。

面对屈打成招、强迫认罪,她数次表态:自己拥护共产党,为革命事业战斗,何罪之有?

她的身体已残破不堪,但她精神的强大,让她没有透露一个字的情报。

最终,敌人见从萧明华的嘴里套不出半点有用的信息,决定于1950年11月8日将她处决。

同狱的难友啼哭不止,但萧明华却对此很坦然。

她像一个大姐姐般柔声安慰着大家,并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留下绝笔:不用带我的遗骨回家,就让它留在中国台湾省吧!



萧明华烈士遗书

萧明华早已决定,要在死后,继续守护着其他同志,继续革命事业。

而在行刑时,萧明华拒绝下跪。

她带着满身伤痕爬上土坡,高呼共产党万岁。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即便枪声响起,也依旧在山丘上回荡。

萧明华离去了,但她的精神永存。

1982年,在她逝世后的三十二年,她的遗骨终于得以返乡,葬入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

她的墓碑没有任何响亮的名头,只有一句由战友朱芳春所提的。

“归来兮!”

此心归处是家乡。

萧明华的一生从不追名逐利,这三个字,便是对她与她的事业,最好的诠释。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潜伏台湾的女英雄萧明华(3),新民晚报,2014年06月09日
“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在台湾吧!”,中央政法委长安剑,2021-07-06
萧明华:碧血洒宝岛 魂兮赋归来湖南日报 2023-12-2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基斯默默
基斯默默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5533文章数 3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