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这次考了全班第7。”
“哦?那你们班第一名是谁?你为什么不能再努力一点,当第一呢?”
一句看似激励的质问,可能正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次次前十仍遭妈妈质问致抑郁
近期,一则关于“虎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导致俩孩子双双抑郁的新闻,引发不少关注。
![]()
据报道,15岁的儿子每次考试都稳居年级前十,但他得到的不是赞赏,而是父母冰冷的质问:“你为什么不是第一?”在高标准要求下,男孩被确诊为抑郁。
而12岁的妹妹,也因为需常年将成绩保持在年级前50,感到压力山大,最终也产生了抑郁症状。
在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精神心理门诊,李秀华主任表示,近年来,因焦虑、抑郁、厌学等问题前来就诊的优秀学生比例显著上升。“这些孩子往往外在表现良好,但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
▲李主任看诊中
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像一套无形的枷锁,让他们在追求优秀的道路上逐渐迷失了自我,甚至产生“我活着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无感。
临床数据显示,在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中,前30%的优等生占比达42%。这些孩子的痛苦往往被“聪明”标签掩盖,直到心理问题累积到无法继续学业时才被发现。
当孩子精神心理状态出现问题时,很多家长没有及时引起重视,这导致孩子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家长急切想解决孩子的问题,但很少有家长去探寻孩子突然厌学背后的原因。
![]()
李主任指出,成绩好的孩子往往被聚焦于学习领域,他们缺少在其他领域探索和体验的机会。
当学习出现问题,便没有其他支撑点来转移注意力,只能将所有负面情绪都集中在学习上,再加上家长的严苛对待或是不重视,进一步加重孩子的抑郁和厌学情绪。
父母的“高期待”正在毁掉孩子
许多父母认为,“高标准、严要求”是激励孩子进步的法宝。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永无止境的“比较”和“质问”,正在悄无声息地摧毁孩子的心理根基。
![]()
剥夺成就感:每一次进步都被忽视,只盯着那“未达到的1分”,会让孩子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从而丧失内在学习动力。
滋生自卑感: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孩子会内化这种批判“我不够好”。这种核心自卑,会蔓延到他人格的方方面面。
引发“空心病”:他们似乎只为分数和排名而活,找不到真正的兴趣和人生价值,内心空虚,一旦遭遇挫折,极易崩溃。
李秀华主任强调,当爱变得有条件,孩子的价值感就必须建立在“成功”之上。这是一种极其脆弱的状态,是滋生心理问题的温床。早期识别与及时干预,是阻断孩子心理问题恶化、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
我院是浙江省心理协会医联体医院,集结院内医疗、康复、教育、心理等多学科专家,特别建立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并打造学能提升中心和情绪管理中心。
结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的多元化手段,构建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体系的新模式,专注于厌学、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学习困难、强迫、精神分裂、失眠、成瘾行为等各类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干预,全方位、个性化、科学高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诊疗服务,实现健康、快乐、全面的成长。
成为孩子“情绪风暴”中的安全港
当孩子已经出现情绪问题,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帮助他们走出风暴?资深心理专家李秀华主任提醒家长,做好以下4点——
![]()
1.先停掉质问,换成“看见过程的肯定”
把“这次为什么不是第一”,换成“妈妈看到你这学期每天都在整理错题,比上次进步了2名,这就很厉害”;把“别人能考第一,你为什么不行”,换成“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你按自己的速度来就好”;
核心逻辑:孩子需要的不是“和别人比”,而是“被看见努力”。当父母肯定过程,孩子会知道 “即使考不到第一,我的努力也有价值”,而不是“只有第一才值得被爱”。
2.帮孩子“解绑成绩”,建立多元价值认知
和孩子一起列“我的优点清单”,除了成绩,还要包括“我会打篮球”“我能帮同学讲题”“我孝顺爸妈”等;每周留1次“无成绩聊天时间”,只聊孩子喜欢的事不提排名和分数;
![]()
核心逻辑:别觉得提成绩是为了激励他!对已经焦虑抑郁的孩子,提成绩只会加重压力,不如先帮他找到成绩之外的“闪光点”,让孩子发现“我的价值不止于成绩”。
3.陪孩子释放情绪,而不是压抑情绪
孩子考差了哭,不说“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而是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受,我们可以抱一会儿,等你想聊了再说”;孩子说“我累了,不想学了”,不说“再坚持一下”,而是说“那我们今天休息半天,明天再学”;
核心逻辑:情绪需要疏导,不是压制!教孩子用“情绪日记”释放压力。
![]()
4.寻求专业帮助是明智之举
当孩子持续出现情绪低落、睡眠饮食紊乱、拒绝上学等情况时,这可能是心理问题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寻求专业的儿童心理干预,是真正负责任的表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