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国政府限期半年强制安世半导体卖掉纽波特晶圆厂时,他们以为抓住了中国半导体的命脉。结果安世转身就在上海临港砸钱建新厂,2025年二季度直接试产,车规级芯片照供不误。
这哪是什么审查,分明是设好的局。可安世半导体根本没哭穷喊冤,人家直接在上海临港建了新厂,一期规划产能就是每月3万片12英寸晶圆,预计2025年底满产。车规级芯片供应一点没耽误,欧洲车企的订单早就签得死死的。
![]()
这不是忍气吞声,这是把对方的“卡脖子”动作,直接变成了自己扩产的发令枪。英国政府一拍桌子,安世的纽波特晶圆厂说没就没了。但人家安世根本不慌,因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早就搬回国内了。安世半导体约70%-80%的产能位于中国国内,在东莞的封测基地承担了约50%的封装测试产能,年产量达500亿颗元件。荷兰政府接管了荷兰总部,结果发现那基本上就是个“空壳办公室”,真正的生产核心早就在中国落地。
![]()
这就好比你抢了别人的钱包,结果发现里面只有几个硬币,真正的财富早就存进银行保险箱了。安世半导体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的地位,可不是随便能替代的。它是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营收第三,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MOS全球第二。每年生产数百亿颗芯片,欧洲的大众、宝马这些车企全指着它供货。电动车的逆变器芯片,安世一家就占了全球40%的份额。这些车企的订单早就签到了2025年,现在你说要换供应商?光是认证周期就长达数月甚至一年,车企等得起吗?
![]()
供应链这东西,一旦绑定了客户,就不是谁说断就能断的。英国人用的是那套“国家安全”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安世的回击更直接——用产能说话。上海临港的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成了重要缓冲,安世中国子公司宣布独立运营,工资自己发,订单自己接,核心生产调度权牢牢抓在手里。荷兰托管的不过是个没产能的空壳,每日损失高达230万欧元。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一个人抢走了对方的外套,却发现人家里面还穿了更厚的防弹衣。
![]()
想想几年前,中国企业还在拼命“走出去”收购。闻泰科技花了超过340亿元收购安世半导体,创下了当时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规模的跨境并购纪录。结果呢?2022年,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要求安世出售其位于纽波特的晶圆厂。2025年,荷兰政府更是直接对安世实施接管。
但现在不一样了,安世直接把重心转回国内,不仅回来了,还升级了。上海临港的12英寸晶圆厂,技术更先进,产能更大。这就像你把家里的旧电视扔了,正好换台新的智能电视。
![]()
安世半导体的应对策略特别聪明——一边请国际大所硬刚法律程序,一边用实打实的产能说话。我不跟你正面冲突,我直接绕开你建新的。你守你的岛,我建我的厂。荷兰政府接管了安世在荷兰的总部,但安世在中国有5家自有工厂,其中包括2个前端晶圆厂和3个后端封装厂。
这就好比下围棋,你费尽心机吃了一小块,我却趁机占了半壁江山。现在回头看,英国政府那一纸禁令,不但没掐住中国半导体的喉咙,反而逼出了更强大的对手。
![]()
安世半导体在国内的产能已经占到总产能的70%以上,估值约230亿到300亿元。海外资产因为政治干预,价值大幅折损。攻守之势,就这么悄悄地换了。英国人以为抢到了宝贝,低头一看,手里拿着的不过是个空壳。
而真正的核心,早就在东方扎根生长,枝繁叶茂。有时候,对手的围追堵截,反而成了我们最好的发展动力。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