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编辑:雨
说起郑和下西洋,不少人都知道这是明朝历史上特别壮观的航海行动,可很少有人清楚,郑和能得到这个机会,早年间一次去日本的外交经历帮了大忙。
那是永乐二年,郑和带着船队到了日本的屋久岛,当地官员瞧见这么庞大的船队,一下子慌了神,赶紧跑去跟足利义满报告。
可能有人对足利义满没印象,但提到《聪明的一休》里总被一休捉弄的足利将军,大家就有画面了,这个足利义满就是那位将军的原型,在室町幕府时代算是挺有作为的人物。
听说大明的使臣来了,足利义满不敢怠慢,特意在金阁寺用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郑和,郑和当时给足利义满送了刻着“日本国王”的龟钮金印和冠服,足利义满痛快地接受了,这就等于正式向朱棣表示臣服。
![]()
本来气氛挺好,郑和却突然严肃起来,跟足利义满说,两国的朝贡贸易得先停一停,原因是倭寇老来骚扰大明沿海,不少老百姓遭殃了,啥时候日本能把倭寇清干净,贸易再恢复。
足利义满赶紧答应会派兵清剿,没过俩月,他就把二十个倭寇头子押送到明朝,朱棣见了挺高兴,又赏了足利义满九章冠冕,还让把这些倭寇押回日本,意思很明显,就是相信足利义满,也尊重日本的律法,让他们自己处置。
可日本使节走到宁波的时候,接到了足利义满的命令,不让把人带回去,要在大明的土地上把这些倭寇蒸杀,好让明朝看到日本除倭的决心,最后这些倭寇就在宁波被处理了,倭寇问题也暂时得到解决。
正是这次外交表现,让郑和后来有了主持七下西洋的机会,有意思的是,这么大规模的航海行动,居然是在明朝最严的“禁海令”期间搞起来的。
![]()
早年间朱元璋规定“片板不得入海”,沿海居民连两桅以上的船都不能造,民间海上贸易直接断了路,不过这禁令是针对大明自己人,周边国家只要承认大明的宗主国地位,愿意来朝贡,拿到特许就能光明正大地来。
朱棣登基后,不想再被动等别人来朝贡,打算主动出击,派船队去各国“上门怀柔”,他计划打造一支超级船队,开到各国港口去“耀兵异域”,让人家看看大明的实力。
这种展示武力加上厚利笼络的办法,就像又给甜枣又亮大棒,既能震慑那些不服管的,又能拉拢藩属国,这样来朝贡的国家肯定会更多,大明的朝贡体系也能扩大。
另外《明史》里还说,朱棣让郑和下西洋还有个目的是找建文帝朱允炆,不过这个说法争议挺大,信不信全看个人。
![]()
要打造超级船队,首先得选个靠谱的主使,这个人得对朱棣绝对忠诚,文武都得行,情商智商也得高,毕竟这次出行主要是为了扩大朝贡贸易,不是去打仗,不能动不动就开炮,但真遇到麻烦也得敢出手,还得打得赢,更重要的是长得得周正,毕竟是代表大明出去的。
朱棣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人选,就是郑和,不过他还是找了相士袁忠彻问问意见,袁忠彻说,论聪明才智,宫里的宦官没人能比得上郑和,主使非他莫属。
郑和接到任务又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能实现出去走走的梦想,紧张的是海上风险太大, 准备工作里最关键的就是造船,要想“耀武扬威”,船的规模肯定不能小。
《明史》里说,郑和坐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换算成现在的尺寸,长差不多139米,宽57米,比足球场还大,连太和殿都只有它四分之一大,吨位更是哥伦布后来用的“圣玛利亚”号的一百倍。
![]()
不过有专家觉得,木质船造不了这么大,后来1936年在南京静海寺发现的残碑记载,宝船是两千料和一千五百料的海船,两千料的船大概长63米、宽14米,相当于两个篮球场并排。
就算这样,在当时也是最大的交通工具了,而且这样的宝船就有六十二艘,再加上一百多艘战船、四十多艘补给船,规模相当惊人。
有了船还得有人开,郑和一边盯着造船,一边招揽人手。船队里除了两万多官军,还有各种技术人才,像负责导航的火长、掌舵的舵工、修船的工匠,还有文职官员、翻译、医生,甚至还有经验丰富的外国航海士、懂气候的阴阳官、会做生意的买办,连五十多岁的老婆婆都招了不少。
有人纳闷招老婆婆干啥,其实是为了让她们帮船员缝缝补补,而且选老婆婆也是为了船员的身体健康,想得特别周到。
![]()
史料记载,船队总人数在两万七千人以上,美国的李约瑟博士就说过,当时明朝海军的吨位和实力,别说单个欧洲国家比不了,就算所有欧洲国家加起来也不是对手,后来中国再有这么大规模的海军,都到五百年后的甲午战争了。
到了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船队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完毕,那天,船上的人个个精神抖擞,送行的官员和老百姓也特别兴奋,连船看着都像是憋足了劲要乘风破浪。
其实这股精神气,来自新生的大明帝国,来自当时傲视天下的华夏民族,郑和登上主帅船,大手一挥,两百多艘大船扬起风帆,在欢呼声中正式启航,一场震撼世界的航海之旅就这么开始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