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
在北京半导体产业的浪潮中,有这样一位青年工程师,他以创新为刃剖开技术迷障,以担当为锚筑牢生产基石,在精密的电力系统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史诗。他就是长鑫集电(北京)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厂务工程师王群——一位用专业守护工厂“生命线”,以匠心诠释青年担当的技术领航者。
面对精密复杂的电力系统,王群始终以“技术立身”为准则。身处制造业企业,维护复杂的工厂电力系统顺畅运营是产线稳定的重中之重。每一次危机都是对技术功底的严峻考验。王群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总能迅速精准地判断问题根源,带领团队制定最优解决方案。
在抢修现场,他不仅带领团队连续奋战排除故障,更创新采用安全带电作业方案——这是施耐德设备厂商首次在半导体企业实施此类施工,成功避免机台停电宕机,为行业技术应用提供了突破性案例。
他主导的厂务电力系统优化项目更显专业深度:完成近千台电力设施设备升级,配合10KV合环改造进行中压合环操作超1000次,从参数评估到现场施工全程把控,将电力系统可靠性提升至新高度。“设备就像‘老朋友’,只有摸透它的‘脾气’,才能在危机时快速‘对话’。”王群用对技术的极致追求,让工厂电力“生命线”始终稳定搏动。
2024年6月部门岗位调整后,王群主动扛起双倍工作重任。在配电室被雨水反灌的紧急时刻,他穿着雨衣、戴着安全装备爬上高空紧急抢修,只为保住关键系统和设备;暴雨夜巡时,他逐寸检查电缆沟隐患,用脚步丈量工厂的每一寸安全防线。“工厂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哪有后退的道理?”这句朴实的话语,让他在岗位上始终保持奋斗姿态。当同事劝他休息时,他总说:“等生产稳定了,心里才踏实。”
电力系统是工厂的“生命线”,一旦电力供应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厂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每次紧急事件发生时,王群都能迅速反应,及时组织团队进行抢修。抢修现场,他既是“指挥官”,又是“战斗员”,亲自指挥作业,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创新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快解决问题、更少影响生产。”王群的创新始终锚定实效:既为工厂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更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半导体企业电力应急方案。
作为团队“主心骨”,王群深知“独木不成林”,主动将个人成长融入团队建设。他建立“故障案例库”,主动分享200余条实战经验;为新人制定“阶梯式培养计划”,通过“理论+实操”带教模式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电力系统异常响应时间缩短40%,成为工厂稳定运行的“钢铁战队”。
在长鑫集电的厂房里,王群的故事仍在续写。他以专业为矛、以责任为盾,在平凡岗位上铸就非凡价值,用创新破局、以传承育人,为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本报记者 孙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