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25年全球能源圈迎来历史性时刻,中国水电装机容量正式突破4亿千瓦大关,占据了全球总量近1/3,将一众国家的水电建设远远甩在身后。据统计,过去30年内中国政府新建大坝总数约为7.3万座,其中单三峡水电站的电费收入就高达4500亿元以上,尽显基建狂魔底色。
不出所料,中国的这项成就再度引爆了美西方舆论场。两天前,一位著名美国水利工程师在访谈中批评道:中国人显然还没有意识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巨大危害,美国政府如今都在大规模拆坝了,中国仍执意逆势而上。
![]()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不是,美国政府为何又要集中拆坝?作为目前的全球第一水利大国,我们又该如何避开美国踩过的坑?
美国人的经验和启示
20世纪是美国水坝建设的黄金时期,1908年时任总统的罗斯福曾写下这么一句话: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的去利用境内每条河流的水利。在之后的四十年内,美国诞生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座水电站,分别是1936年竣工的胡佛大坝和1942年竣工的大古力水坝。
![]()
一直到2010年,根据美国政府收录,全美水坝数量已经达到8.41万座,涉及拦截水道100万千米,占到河流总长度的17%。这8万多座水坝中,69%属于私人持有、4%归属联邦政府管理,还有25%属于地方与州政府管理,其他则为共有。
从定义上来说,大坝功能就是将川流不息的大河变成静止的水库,这对地区生态环境必然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土壤的沉积会改变大坝两侧上千英里的土地,温度的微弱变化更是能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尤其是鱼类迁徙受阻,更是会对一条生态链造成毁灭性打击。
![]()
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部落,在二十世纪早期之前,当地居民甚至能踩着艾尔华河里的鲑鱼过河。但在大坝建成后,当地鲑鱼种群数量骤减90%。
再比如坐落于科罗拉多河上的胡佛大坝,上世纪三十年代竣工后,它每年能为美国生产42亿千瓦时的发电量,灌溉40万公顷农田,为800万居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活用水。但在水坝建成的六年后,科罗拉多河三角洲的流域生态环境突发巨变。
![]()
大坝建成后,由于水坝下游水量严重不足,导致海水大量倒灌。曾经海水和淡水混合的集水区,如今盐度大幅飙升,许多动植物遭遇到了灭顶之灾。在科罗拉多河生活了200万年的弓背鲑,目前已濒临灭绝。
更惨的还有格伦峡谷水坝,1966年投入使用后,建造者们望着雄伟大坝不禁欢呼道:这是一座奇迹般的工程!
![]()
但在短短数年后,人们发现水坝由于集水区建立在沙漠地带的渗透地质上,每年都会损失1.1立方千米的水源,占到了科罗拉多河年流量的8%。此外上游河道每年还会产生1亿吨泥沙,日积月累下来极易造成泄水口和闸门堵塞。
在大坝建成前,格伦峡谷地带有79类植物、187种鸟类与34种哺乳动物繁衍生息,当地河水常年维持在夏季27℃、冬季0℃的宜居温度。
![]()
但大坝建成后,由于水库具备温度调节功能,水温常年都保持在8℃,结果大量生物因无法适应温度骤变而集体死亡,水坝下游各种鱼类可谓横尸遍野。
除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外,美国还发生了几起溃坝事件。1928年圣弗朗西斯水坝发生崩塌,38米高的洪峰席卷了下游的数个小镇,共造成600多人死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
1976年蒂顿坝突发灾难性溃决,库水从93米的拦截高度一泻而下,淹没了方圆77平方千米的高度,损失金额达4亿美元以上。
当负面影响越加突显,美国公众对于水坝工程建设就变得更加敏感。1968年美国出台《自然与风景河流法案》,次年又出台《国家环境政策法》,直到2011年美国又推出全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坝拆除计划。
![]()
这一系列举动都源于惨痛的历史教训,北亚利桑那大学教授马克斯表示:中国和巴西应该学到的是,及时汲取我们的教训,自然资源是极其有限的。
但事情另一方面,美国大坝平均使用年限是52年。从美国建坝浪潮到2020年,全境70%的大坝其实都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这些大坝要么拆除,要么修复,只是美国碍于财政压力,选择一劳永逸的直接拆除了而已。
![]()
中国大坝建设
中国水电站的建设起点,始于1910年的石龙坝水电站,它为昆明市民送来了第一缕现代工业之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开发水电事业,自主设计建设了国家成立后的首座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初露锋芒。
![]()
1975年国内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建成,后续又建成150万千瓦的白山水电站和240万千瓦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2004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正式突破1亿千瓦时,超越美国登顶全球第一。2010年我们再度突破2亿千瓦时,稳居世界第一的宝座。
今年7月,我国西藏林芝启动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预计总投资高达1.2万亿人民币,是全球规模最大、造价最昂贵的单体基建项目。雅下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最高为8100万千瓦,每年可生产3000亿千瓦时的电量,相当于我国全年发电量的3%。
![]()
为何在美国等国家集体拆坝的背景下,中国还非要一建到底呢?因为国情让我们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中国人口14亿之多,虽幅员辽阔物产富饶,但人均水资源却仅有全球水平的1/3。加上人口分布不均,水资源往往无法有效利用,因此科学调控,高效开发水资源就显得十分必要。
其次中国水系复杂,如果任凭河流自然发展,天灾人祸恐怕难以避免。就拿黄河举例,历史上绝口泛滥长达543年,决溢次数多达1590余次。如果不设立工程加以制衡,恐怕自然灾害只会造成更多损失。
![]()
至于美国大坝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水利发展途中自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过。当年三峡大坝蓄水后,水库就淹没了部分土地,影响了周边生态,四大家鱼迁途受阻,产卵量直线下滑。这些生态问题,国家自然都看在眼里,也拿出了有效措施予以改善。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布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及标准规范研究》。要求在河流生态流量调控上,建造一套涵盖生态流量泄放、生态调度、生态监控的全技术体系,有效保护和修复鱼类栖息地。
![]()
以澜沧江举例,我国在水电开发过程中,针对流域实施了分层取水、鱼类栖息地保护、增殖放流、人工鱼巢在内的多种修复措施,大幅降低了水电站对地区生态的影响。
2017年我国又成立了流域水电综合检测中心,启动了450座大中型水电站的数据对接工作,对它们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这些都是国家为保护水流生态而做出的努力,也是美国不曾尝试的地方。
![]()
与美国相比,我们坚持在发展水利的同时,融入现代环保技术,这才能掌握水电双刃剑。美国与其总拿老前辈的姿态教训别人,不如先沉下心来反思反思自己。同一个问题,中国所写的才是正确答案。#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信源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光荣与梦想:中国水电百年走向世界之巅
羊城晚报:50年来美国为何拆水坝上千座?
有驾:美国工程师:搞不懂中国人,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却不顾其中的危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