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前言·】——»
2017年3月30日下午,一则带着现场图片的举报信息在珠海本地的网上炸开了锅,举报人说有人竟然当街卖海豚肉!
图片上的地点就是一个村边的空地上,这些海豚肉被斩成一块块的,看着很是揪心。
而这周围还聚集着几位围观村民,看上去像是很感兴趣。
![]()
接到举报之后,珠海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的值班人员很快就放下手头的工作,驾车赶往图片上告知的地点。
很快,执法人员就来到了举报中提及的飞沙村村边空地。
此时摊贩已不见踪影,地面只留下几滴暗红色污渍和少量鱼鳞状碎屑。
![]()
于是他们在附近走访了一下,了解到卖肉的是本村的钟某某和两个蔡姓村民,已经回家了。
于是队执法员李海(化名)立刻部署排查:晚上的时候在钟某某家中,他们发现了尚未处理的两块动物残肉。
面对询问,钟某某说这是他们前几天在海上捞起来的“白忌鱼”。
![]()
原来在3月底的时候,钟某某驾驶着自己那艘6米长、18匹马力的小渔船驶出赤鱼头码头。
这天的海面格外平静,渔网一次次撒下又收起,收获却寥寥无几。
眼看快到上午9点,一行人准备去油库区附近海域碰运气,却突然看见前方水面浮着个大家伙。
![]()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艘废弃的泡沫船,靠近后才发现是一条漂浮的 “大鱼”。
这条“大鱼”体长约 2 米,通体呈灰白色,腹部微微鼓起,钟某某用船桨戳了戳,发现它已经僵硬。
有着二十多年捕鱼经验的钟某某立刻认出了这种当地渔民口中的 “特殊海鱼”,说它是“白忌鱼”。
![]()
在南水镇的渔业传统中,“白忌”被认为是能预示风雨的“风鱼”,渔民们对其既敬畏又避之不及。
想着这么大的鱼丢了可惜,而且已经死了,拿回去说不定能卖点钱。
钟某某没有多想,于是就用绳索将“白忌”绑在船舷上,慢悠悠地往回划。
![]()
下午的时候渔船终于靠岸了,在岸上他们遇到了正在闲逛的两个人,大家一商量,就打算带去村里卖了赚钱。
于是三人合力将 “白忌”抬上三轮车,拉回了飞沙村的一处闲置宅基地。
![]()
但是这条鱼死了应该已经很久了,它的身上已经腐烂并且发出臭味,于是一行人将腐烂的地方割掉丢了,然后好的地方被斩成三十多块直接卖。
不一会还真有人光顾生意,一天下来他们也卖了不少,卖剩下的就拿回家自己煮着吃了,吃不了的暂时放了起来。
![]()
后来联合调查组随后对渔船、宰杀现场、丢弃地点进行了全面勘查。
他们将剩下的肉块送过去鉴定,发现它确实是已经死亡了24个小时以上,不是被猎杀的,是自然死亡的。
而且人们猜测它是中华白海豚的可能性很大。
![]()
要知道,中华白海豚可是国家1级保护动物,伤害一只也要判刑,就算是死体也不能随意买卖,否则也是要被判刑的。
那么渔民为什么会认错,中华白海豚和白忌鱼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
![]()
![]()
«——【·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从分类学上属于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驼海豚属,是地地道道的哺乳动物,与人类一样用肺呼吸、胎生哺乳。
成年个体体长可达2.5-2.7米,体重约150-200公斤,背部呈灰白色,腹部略带粉红,老年个体全身会变为纯白色,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
![]()
作为暖水性鲸类,中华白海豚主要栖息于近海港湾、河口咸淡水交汇处,珠江口是其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
它们喜欢在水深10米以内的浅水区活动,经常成群出现,以鲻鱼、银鲳等小型鱼类为食。
![]()
在广东沿海的民俗中,中华白海豚有着多重称呼,比如厦门、台湾渔民称其为“妈祖鱼”,认为它能指引渔船避灾;
而在珠海、中山等地,渔民则因其成年个体的白色外观和预示风雨的特性,称之为“白忌”。
这种俗称的地域性差异,为物种识别增加了难度。
![]()
但是在部分渔民的认知中,“白忌”有时也指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鱼类 —— 白甲鱼。
这种属于鲤形目鲤科白甲鱼属的淡水鱼,与中华白海豚有着本质区别的。
从栖息地来看,白甲鱼是典型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西江、北江等水系的支流,喜欢栖息在多砾石的急流河段,从未在珠海海域出现过。
![]()
而中华白海豚则是纯粹的海洋哺乳动物,仅在咸淡水交汇处活动,无法进入淡水环境。
外形上,白甲鱼体长通常在10-32厘米,最长不超过40厘米,身体呈纺锤形,背部黄褐色,腹部灰白色,下颌有锋利的角质边缘用于刮食藻类。
![]()
这种体型和体色与体长超2米、通体灰白的中华白海豚相差甚远,仅凭肉眼就能轻松区分。
所以这起案件中,涉事渔民所说的白忌显然不是白甲鱼。
很快,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出具了正式的物种鉴定报告。
![]()
报告显示,通过对残体线粒体DNA的测序分析,确认该动物为中华白海豚,属于珠江口种群;
进一步的病理检测发现,其体内存在大量寄生虫卵,肺部有感染痕迹,推测死亡原因可能是寄生虫感染引发的败血症。
![]()
鉴定结果公布当天,珠海市公安局以“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对钟某某等三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这一决定引发了部分村民的不解:“鱼是自己死的,又不是他们杀的,为什么要抓起来?”
![]()
实际上,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不仅包括非法捕捞、杀害行为,还涵盖了“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所以即使是自然死亡的保护动物尸体,其制品也受法律保护,非法交易仍构成犯罪。
后面这3个人都被判刑罚款。
![]()
从街头摊贩的可疑肉块到法庭上的法槌落下,从认知误区到法治共识,这起发生在2017年的案件,成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它用真实的案例告诉人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即使是死亡的珍稀动物,也同样受法律的严格保护。
参考:
南方+《宰杀白海豚事件新进展:动物残体封存,3名涉事者协助调查》2017-3-3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