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一定见过——田埂边、路旁沟里,那些趴在地上的小草,春风一吹,绿得惹眼。
- 它们不起眼,却默默陪伴农田一年又一年。其中有一种,叫萹蓄(biǎn xù),过去常被割来喂猪,如今却被发现,是一种营养丰富、药食两用的宝贝草!
![]()
一、看似杂草,其实“竹中有宝”
萹蓄属于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茎节分明、赤红如竹,因此民间又叫“萹竹”。多生长在田边、沟边、山脚、路旁,常被人误认为无用的杂草。
高度一般在10~40厘米之间,茎匍匐贴地,节间分枝繁多,从上方看,就像一条条铺开的“绿色小竹子”。
过去,农民常割它喂猪、喂羊,却不知自己脚下这株“猪草”,在古代可是有名的“良药好菜”。
二、古籍早有记载:
《尔雅》曰:“竹,萹蓄。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神农本草经》载:“味苦平,主治浸淫疥瘙,杀三虫。”
这些记载表明,萹蓄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古人采其嫩苗为菜、全草入药,既能果腹,又能祛湿解暑。
在古代饥荒年代,萹蓄还是一种“救荒野菜”,春天采嫩苗、夏天晒干储存,既能当粮食“添肚子”,又能泡茶解渴。
三、春季可食:清香脆嫩,高钙野菜
春天是吃萹蓄的好时节。此时嫩茎叶柔软、带有淡淡清香,可以焯水凉拌、清炒或煮汤。
做法推荐:
- 凉拌萹蓄:焯水去涩,加蒜末、香油、酱醋拌匀;
- 萹蓄鸡蛋汤:清香解腻,口感微苦回甘;
- 蒸饺馅料:与荠菜、韭菜搭配,更添层次。
现代营养研究发现:萹蓄富含维生素C、钙、镁、钾等矿物质,其中钙含量竟与牛奶相当,是一种天然高钙蔬菜,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四、药食两用:清热利尿、祛湿排毒
在传统医学中,萹蓄被认为具有清热利尿、去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泡水或煎服。
《本草纲目》记载:
“萹蓄,味苦平,利小便,杀虫止痒。”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
些作用仅出自古籍及传统经验,并非现代医学治疗手段,日常食用应以野菜为主,药用须遵医嘱。
五、野草也能生“财”:饲料、药材两用
如今,随着人们对天然植物的重新认识,萹蓄又重新焕发了价值。
在一些地区,农民把萹蓄晒干制成饲料,用于养猪、养羊、养兔,既省料又环保。
还有农户将其采摘、烘干后卖给中药材公司,按品质不同,每斤可卖 15~30元不等。
这株“地上竹”,从被人忽视的杂草,变成了绿色经济的小财富。
六、结语:脚下的小草,藏着大智慧
从古到今,萹蓄一直静静生长在我们的脚边——不争艳、不张扬,却能食、能药、能养生。
它告诉我们:
农村不只有庄稼,那些被忽略的野草,也可能是“藏在泥土里的宝藏”。
下次走在田埂边,不妨低头看看,也许你会发现一株名叫“萹蓄”的小草,正绿意盎然,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 《尔雅·释草篇》
- 《神农本草经》
-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 《中国药典(2020年版)》
- 《常见野菜图鉴》,农业出版社,2022年版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健康与植物科普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构成医疗建议。如需食用或药用,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互动区
你认识这种“萹蓄草”吗?
你小时候见过它在田埂边生长吗?
你吃过用它做的野菜或听老人说过它的故事吗?
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更多人认识这株“草中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