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洪涝灾害灾后环境
卫生清理与消毒指引
#爱国卫生运动#
天有不测风云,当遭遇不可避免的洪涝灾害,灾后如何进行环境卫生清理与消毒?我们且看看专家如何支招?
环境卫生
![]()
(一)室外环境清理。对过水村屯、内涝和被水淹村屯,待洪水过后应及时清淤,修整厕所、牲畜圈,修整院庭、填平坑洼,清除游积在户外易腐烂变质的动物尸体和植物。动物尸体应深埋,土层应夯实。
(二)居住环境清理。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居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积水和淤泥,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孳生;及时对房屋进行彻底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
(三)粪便无害化处理。优先修复使用原有粪便处理设施和卫生厕所。设置的临时厕所应便于使用、远离水源、位于临时安置点的下风向。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对临时厕所内粪便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厕所内清洁卫生,无蛆蝇孳生。有条件可选择移动式厕所。安置点长期使用时,应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四)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置临时垃圾收集点,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消毒与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减少病媒孳生。禁止乱倒垃圾、污水,保持环境卫生。及时修复污水、雨水等排水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五)供水设施处理。待洪水过后,先清出被淹没或损坏的供水设施内的淤泥,清洗并排空污水,对管道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待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方能启用供水。在管道清洗消毒过程中要提醒受灾群众不要使用自来水作为饮用水。被水淹或损坏的水井修复后必须进行清掏、冲洗与消毒。运转正常的自来水厂应根据源水水质变化情况,及时使用或加大混凝剂和消毒剂的使用量。
(六)发现传染病病例后的环境治理。
1.肠道传染病。重点开展灭蝇并对水井、自来水等进行严格消毒。对厕所粪便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饮用水水源和食物。严格管理受灾地区家禽,家畜,实行圈养。
2.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重点开展防蚊灭蚊、防鼠灭鼠、清理蚊蝇孳生地(猪圈、马厩附近的蚊虫孳生地),可采用杀灭、防止侵袭、驱避、改造生态环境等策略。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犬和牛等),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中,对粪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才能施用。提倡圈养猪,搞好猪舍卫生。将家畜用水池塘与人用池塘分开等。
3.呼吸道传染病。强化通风措施,做好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和消毒,加强手卫生管理,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排查。(未完待续)
编辑:陈师娴
审核:姜鸿雁
签发:周丽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