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十一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第二期选拔考试举行,本次考试考点覆盖十一学校各集团小学、本部及其他集团校。不仅面向集团内五、六年级学生,据说有部分非集团校孩子也参与。
今年十一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考试内容与去年相比,出现了显著变化。考试内容包含19道奥数题目,整体难度维持在2-3星水平,而往年作为考试重要组成部分的物理学科则完全未涉及。
这一变化与2024年的选拔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十一学校的选拔考试内容涵盖数学和物理两科,同时还附带考察了语文、历史和地理知识。
十一学校本次考试约为2-3星难度,这着实会让不少人吃惊。这或许类似人大附中的早培初筛(难度也是2-3星),估计会有奥数难度更高的复筛。若是您娃通过了本次考试,切莫就掉以轻心。
北京小升初的竞争逻辑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集团校内部选拔日益成为主渠道,十一学校此次选拔主要面向集团校内与集团校外的5-6年级学生,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北京各区的集团校凭借机制优势,都会有较大的腾挪空间。
小编相信,未来成功入选了十一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并持续表现优异的5、6年级孩子,在2026年小升初时肯定不会只接到个仅志愿填报指导的MD,而是含金量十足的MD。据说去年十一24,有十多个六年级娃来自第一期的拔尖营。
![]()
核心变化:物理消失,奥数“称王”
今年十一学校的选拔考试19道奥数题,难度2-3星,而去年还包含物理、语文、历史等多科内容。这一调整明显强化了数学的筛选作用,题目虽比杯赛温和,但题量集中,更考验熟练度和稳定性。
背后趋势:集团校“内选”时代已到
范围扩大:考点遍布十一集团校,甚至非集团校学生也有参与,但集团内孩子仍占优势(十一有23所联盟校)。
早培化:类似人大附早培初筛,低难度初选+高难度复选可能成套路,通过初试≠稳进,后续或有更残酷的竞赛级考核。
升学挂钩:去年第一期入选的六年级孩子,部分已在2024年小升初中获得十一学校“硬核MD”(密电),拔尖营渐成隐秘升学通道。
家长应对策略
奥数优先:尽早布局浅奥到中奥进阶,数学已成集团校选拔“硬通货”。
关注集团校动态:十一、人大附等校的“0.5+3”直升项目多从内部项目选拔,进入集团校等于多一层保障。
避免盲目冲刺:2-3星难度虽不高,但需稳定发挥,普娃可主抓基础思维,牛娃需备战后续可能的高难度复筛。
总结
十一学校此次调整,预示着小升初选拔更聚焦数学核心能力,且集团内部培养闭环正在形成。家长需平衡长期规划与政策波动,避免过度焦虑,但也不错过关键机会。
了解更多小升初和科技特长生方面问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