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曾经需要跨区办理的企业手续,如今在总部楼宇大厅即可一站式办结;曾经业态单一的商业空间,如今被新兴产业充实提升;曾经功能不全的城市角落,如今被口袋公园、生态停车场和商街夜市巧妙激活……近年来,江西庐陵新区纵深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管理体制重塑、产业格局重构、生活配套重组,以改革活区开辟发展新境界。
优化体制,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现在开办企业不用再跑两区了,在新区就能一次性办完所有手续。”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庐陵新区分局服务窗口,李先生拿到营业执照时的欣喜,正是新区破除体制壁垒后效能提升的生动写照。
改革前,庐陵新区面临机构职能不全的体制障碍,企业在办理工商登记等方面存在不便,营商环境优化缺乏有力抓手。新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扎实推进机构职能优化,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税务工作组等机构,实现职责有序承接。同时组建旺庐城市发展集团,成立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建筑等子公司,深化“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有效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通过税源普查、企业走访,新区精准摸清经济家底、产业结构和企业诉求,健全企业诉求闭环处置机制。在滨江街道成立全市首家物业纠纷“快调快裁”中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专业法律服务,106个企业诉求得到有效解决,极大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与归属感。
强化动能,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产业能级不高、闲置资源“沉睡”、人气商气不旺曾是新区发展的痛点。新区坚持以改革活区引领产业强区,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持续优化产业培育发展体制。
创新构建“领导领衔、部门领责、专班领队、全员领战”招商机制,组建9支产业培育专业队,赴北上广、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精准招商。充分发挥旺庐集团平台作用,采用租购并举、股权合作等模式,对闲置商业楼宇、停车位等资源实施市场化运营。
今年以来,新区累计洽谈项目169个,其中84个成功落户。赣中区域干细胞、游漓半岛等项目投产运营,楠宁健康智谷开工建设,累计盘活闲置商业资源3.6万平方米。万豪酒店、凯旋金融中心周边商铺出租率超95%,航盛、福建等6大总部楼宇实现“腾笼换鸟”,新增入驻数字科创等优质企业36家。井冈山大道金融集聚区吸引力不断增强,新增7家金融类企业入驻。
普惠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新体验
改革,一头连着“政”,一头牵着“民”。新区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民之所需作为改革所向,持续补齐功能短板,提升服务效能。
在功能配套方面,以做强做旺中心城区攻坚战为统领,坚持“四翼齐飞”,加速推动54个重点项目建设。杨家小学、复兴路中学提前交付并开学,滨江、禾埠卫生服务中心如期运营,一批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加快布局。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高标准推进雨污管网改造、闲置地块微更新。柏树中学北侧闲置地块改造提升工程提前三个月完工,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行“入户听诉”行动,健全诉求“收集—研判—解决—反馈”闭环处置机制,累计收集问题1690件,办结率达95.98%。创新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党建品牌,定期推出心理咨询、理发、义诊、家电维修等家门口服务,相关做法获评北京大学2025年全国县域治理优秀案例。
城市烟火气持续升温。禾河夜市通过统一规划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引入特色商户,成为市民夜生活热门打卡地。滨江生态公园河东老街通过与市文化传媒集团合作,引入市场主体运营,嵌入传统业态,布局书屋、轻吧、亲子乐园等新兴业态,既留住了“乡愁”,又做大了“人流”,成为滨江片区人气兴旺的“慢时光长廊”。
“现在不仅环境变美了,办事方便了,服务提升了,家门口的闲置地块根据我们的需求,量身打造成小公园、停车场、城市驿站,让我们感到很便利、很温暖。”红声社区居民王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庐陵新区将持续推进改革活区,以一项项实打实的改革举措,换来发展成绩单和市民幸福感,不断擦亮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生态宜居样板区、和谐幸福示范区的底色。(陈振海、罗琳、刘青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