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中国气象学会官网公布第九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结果,贵州省三家单位入选,其中,安顺市气象局上榜。
![]()
建设高标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需要,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举措,更是展现新时代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安顺市气象局与气象学会积极行动,一方面加大开放科普场所力度,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科普辐射面,推动气象知识广泛惠及社会大众;另一方面携手科普教育基地,推进校园气象科普工作,激发青少年对气象科学的兴趣,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
![]()
![]()
![]()
![]()
![]()
科普教育
目前,安顺市气象局拥有气象台、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观测仪器展示台、小型气象站、黑石头劳动与科普教育实践基地6个主要科普活动场所。其中,室内科普活动场所600平方米,室外科普活动场所2400平方米,可为市民提供气象科普知识一站式教学体验。
![]()
![]()
![]()
![]()
![]()
![]()
科普教育基地
为拓宽科普维度,安顺市气象局积极打造“局校共建、内外联动”的科普生态圈。其中,黑石头劳动与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是安顺市气象局在原安顺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基础上与西秀区第十三小学(原西秀区黑石头小学)合作成立,可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植物种植、气象科普实践等课外活动平台。
![]()
![]()
2023年,安顺市气象局与安顺学院就“局校合作”达成初步意向,针对拓展合作方式、拓宽合作范围、深讨合作内容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后续将共同打造特色气象教学科普基地,体现“局校合作”亮点,创新科研学术交流形式。
![]()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安顺市气象局强化自身建设、整合部门力量,以创新驱动深耕“气象+旅游”融合,紧紧抓住安顺打造“21℃的城市”城市IP的发力点,找准气象服务避暑康养、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的融合点,在科学量化气候优势、构建安全服务网络、释放气象数据要素价值、驱动业态融合创新等方面,不断优化气象服务供给,为推动安顺将“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贡献气象智慧和力量。
![]()
声明
以上信息、图片来源
@安顺市气象局及网络
文字改编@李航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