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粒米都经农民伯伯手种出来,咱们可不能浪费!” 近日,古槐街道关帝庙社区网格中心的网格员们化身 “节粮宣传员”,通过展板讲解、入户走访、趣味互动等形式,开展 “节粮宣传进社区 光盘行动入人心” 主题活动,将节约粮食理念传递至 2000 余户居民家中,推动 “光盘” 从倡议变为日常习惯。
一、网格员靠前服务 宣传有 “温度”
“张阿姨,您家平时做饭会不会剩菜呀?其实按人数少做一点,不够再添,既新鲜又不浪费。” 在玉米仓小区3 号楼前,网格员正拿着《家庭节粮指南》,跟居民一对一讲解。为让宣传不 “走过场”,活动前一周,网格员就通过微信群调研、上门走访等方式,摸清居民粮食浪费主要场景 —— 老年居民怕 “不够吃” 多做饭、年轻家庭外卖剩餐随意丢弃、家庭聚餐过量点餐等,针对性设计宣传内容。
活动现场,网格员们分工明确:有的在 “粮食旅程” 展板前,用 “从播种到收割要 30 多道工序” 的通俗表述,让居民懂粮食来之不易;有的带领小朋友玩 “谷物拼图” 游戏,用红豆、绿豆拼出 “光盘” 字样;还有的设置 “剩菜称重台”,现场称量 “1 人餐剩菜约 150 克、1 周就浪费 1 斤多” 的实际数据,让居民直观感受浪费量。“以前没算过这笔账,现在知道剩菜也是‘冤枉钱’!” 居民王建国看完称重后说,今后会按需做饭。
二、居民主动参与 践行有 “力度”
“我签!以后出去吃饭一定打包,家里也会教孙子节约粮食。” 在 “光盘承诺墙” 前,72 岁的居民张姨握着笔,认真签下名字。当天,各社区共有 500 余名居民现场承诺,不少居民还主动分享节粮妙招:网格员收集整理后,将 “按需采购食材”“剩菜做成馅料”“外卖备注‘少饭’” 等 20 条实用方法,印成《社区节粮手册》发放。
“之前总觉得‘打包没面子’,今天听网格员说‘节约才是光荣’,我也想通了。” 年轻居民李女士现场分享,上周和朋友聚餐,她主动提出 “少点 1 个菜,不够再加”,最后实现 “零剩菜”。这样的案例在活动中不断涌现,网格员还建立 “光盘家庭” 台账,对践行较好的家庭定期回访,记录节粮成效。
三、长效机制护航 成果能 “巩固”
“ 节粮宣传不是‘一阵风’,我们要让‘光盘’持续下去。”依托网格员建立 “1+N” 节粮推进机制 ——1 名网格员对接 N 户居民,定期通过微信推送节粮知识、上门回访践行情况;同时联合社区内 12 家餐饮门店,由网格员牵头张贴 “光盘提示贴”,对打包的居民赠送小份水果,鼓励餐饮店主推出 “半份菜”“小份餐”。
![]()
此外,网格员还组建 “节粮监督志愿队”,吸纳 20 余名居民参与,每周对社区超市、餐饮门店开展巡查,对浪费行为温和劝导。“现在社区里‘打包不丢人’‘剩菜要打包’成了口头禅,连小朋友都知道‘碗里要光盘’。” 网格员小王笑着说,活动开展半个月,社区居民剩餐浪费现象减少约 30%。
此次节粮宣传活动,不仅让节约理念扎根社区,更搭建起 “网格员推动、居民参与、多方联动” 的节粮体系。让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成为更多人的生活习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注入社区力量。
(供稿单位:济宁市任城区关帝庙社区 董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