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上会被暂缓审议的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迅股份”),10月15日再次接受了上交所上市委审议并获得了通过,而且,当日便马不停蹄地向证监会递交了注册申请。
优迅股份主要从事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以100Gbps及以下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为主,辅以跨阻放大器芯片(TIA)等芯片产品。
过去三年,优迅股份营收总体向好,利润保持在7-8千万,不过,各年末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较为起伏,既有5791.31万元的高峰,也有391.30万元的低谷。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存在多项嵌入式软件收入,占光通讯收发合一芯片收入比例高达2-3成,但却并未予以披露,此举无疑给芯片业务的真实表现蒙上阴霾。
此外,优迅股份2022-2024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尤其是2023年,库龄1年以上存货占比接近5成,整体计提比例也不过4.64%,约是同行均值16.60%的四分之一。叠加优迅股份近几年计提比例逐步提升,2025上半年甚至高于同行平均水平,无不让人怀疑其是否通过调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平滑业绩曲线。
![]()
撰稿/徐子升
编辑/杨墨含
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约三成,嵌入式软件收入影响业绩评判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优迅股份录得营业收入3.39亿元、3.13亿元、4.11亿元、2.38亿元,净利润8139.84万元、7208.35万元、7786.64万元、4695.88万元。2025上半年似有企稳攀高的迹象。
相比之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难以称好,分别为3294.57万元、5791.31万元、391.30万元、9047.10万元,前三个完整年度均低于净利润,2023年营收利润双增长时经营性现金流更是遭遇“滑铁卢”。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账面盈利的严重脱钩,表明公司并未能将盈利有效转化为现金。
虽然2025年6月末,优迅股份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暴涨至9047.10万元,是净利润的1.93倍,但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购买原材料)仅1.55亿元,比2024年全额(4.01亿元)的一半低5000万元左右,年末的经营现金流情况或更能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同时需要指出,政府补助为优迅股份净利润规模增色不少。报告期各期,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843.13万元、2798.83万元、2192.56万元、1141.14万元,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4.93%、38.83%、28.16%、24.30%。2023年一度逼近4成,意味着公司每10元净利润中,近4元为政府补助。
招股说明书显示,政府补助构成中,“增值税即征即退”(即增值税税收优惠)金额最高,除去2023年外,2022年及2024年均达到950万元以上(下图)。
![]()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根据优迅股份披露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享有该政策的主要是嵌入式软件产品,按17%税率(报告期内税率为13%)征收增值税后,对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下图)。
![]()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但不论是在招股说明书,还是各轮反馈文件当中,均未能查询到嵌入式软件销售情况,公司列示的主要产品类型仅有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跨阻放大器芯片等芯片类产品。
优迅股份报告期内每年都能收到10%的增值税退还,按照该比例估算相应的嵌入式软件各期收入约为9934.10万元、6980.50万元、9578.70万元、4395.40万元,约占总营收四分之一,不容小觑。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申请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需要取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结合优迅股份7大核心技术集群之一的数模混合及智能控制处理技术群内含智能诊断控制技术,想必公司拥有的软件著作权中4项以诊断系统为后缀的软件,即是嵌入式软件收入来源(下图)。
![]()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上述4项诊断系统虽均是用于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但是每年收入占比却并不近似。报告期内,优迅股份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收入分别为2.93亿元、2.73亿元、3.40亿元、2.07亿元,各期嵌入式软件收入对应占比约为33.93%、25.59%、28.16%、21.25%,波动较大。倘若每颗芯片均包含嵌入式软件,那么收入占比也应在大致的范围内波动。
即便是将细分产品的比例变动纳入考量,变动趋势也无法对应。近几年,公司10Gbps光通信芯片出货量增加,占总销售额的比例由2022年的29.50%逐步上升至2025上半年的42.03%,但嵌入式软件的收入占比却是起伏且总体下降趋势。
关键在于,4项软件开发完成日期最晚为2022年4月10日,最早的甚至能够追溯到2011年3月19日,即便需要摊销开发成本,如今也已近乎为零,因此其贡献的净利润应当较为可观。鉴于上交所阶段的审核已结束,占主营产品销售收入2-3成的嵌入式软件对优迅股份盈利、毛利率的影响究竟几何,恐怕只有公司自知。
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存逆周期调节可能
报告期各期末,优迅股份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分别为95.35万元、440.04万元、 1514.04万元、1944.81万元,对应的计提比例分别为0.73%、4.64%、7.96%、11.98%。同期,境内外6家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均值分别为9.06%、16.60%、16.00%、9.36%(下图)。
![]()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不难发现,优迅股份前三个完整年度的计提比例虽持续升高,但始终远低于同行均值,2024年依旧不到一半。并且,几家同行业上市公司中除盛科通信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外,余下可查询的四家均在2023年将计提比例大幅提高近10个百分点,优迅股份却增加不到4个百分点。
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为了反应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情况,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预先计提的准备,计提比例小意味着企业在“主观”上认为存货跌价较小。但是,主客观是否相统一除了参考竞争对手计提比例,并无明确规则或标准,因此就被给予了较大的“灵活性”。
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对当期报表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一方面减少了对当期利润的侵蚀,进而虚增净利润、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被归入流动资产项下,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的衡量也会受到影响。
交易所也对此予以了关注,要求公司说明“报告期内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变化趋势与可比公司不一致的具体原因”。
在回函当中,优迅股份针对不同可比对象一一给出了解释。
与外企Semtech相比,公司产品为光通信电芯片,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报告期内主要产品市场需求良好;与盛科通信相比,2023年后的各期末公司库龄1年以内存货账面余额占比下降,计提比例较高;与源杰科技相比,其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价格低于成本的情况,产生较大金额的存货跌价准备;至于裕太微、仕佳光子,两企业主营产品与公司存在差异,计提比例不一致具有合理性。
优迅股份总结称,考虑到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产品种类、存货库龄、应用领域、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变化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一致具有合理性。
然而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龄1年以内存货账面余额占比分别为94.92%、53.64%、86.88%、84.71%。在2023年末库龄1年以上存货占比近5成的情况下,优迅股份整体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却仅为4.64%,而2024年末库龄1年以上存货占比下降到15%以内,计提比例竟进一步升高至7.96%。
根据申报材料,2023年末优迅股份原材料账面余额为3492.32万元,跌价准备为44.68万元;2024年末原材料账面余额翻倍至7239.31万元,跌价准备暴涨近10倍达到482.19万元。库存商品也是同样,跌价准备的增幅大于账面余额的提升;2025年6月末,原材料、库存商品账面余额更是在同比2024年末均下降的情况下,跌价准备金额继续上升(下图)。
![]()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针对2023年“1年以上存货占比”突然升高,公司在反馈文件中回应称,在报告期期初业务规模扩大和上游产能紧张的背景下,于2022年主动增加了备货,导致2023年末1-2库龄的库存商品余额相应增加。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存货“滞留”迹象在后续愈发严重。2023年末优迅股份库龄2-3年存货的余额为336.47万元,库龄3年以上存货的余额为36.97万元;2024年末,不仅库龄2-3年的存货余额增长近3倍至956.18万元,库龄3年以上的存货余额更是膨胀到401.64万元(下图)。
![]()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结合2022年四季度开始,全球芯片短缺态势缓解,行业转向收缩状态,相关客户需求缩减进入去库存状态并延续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周期背景,优迅股份会否存在前期少计提、后期集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逆周期操作用以平滑利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