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振宁先生逝世后,大家一直在关注翁帆的动向。
却似乎忘了,他已故的前妻杜致礼,也曾陪伴了他53年之久。
而这位女士曾经不仅是才女,气质和长相更是一流。
后来杨振宁是如何看翁帆的,当初就是用什么眼神,看待杜致礼的……
![]()
不止于美貌的名门闺秀
杜致礼的美,不是那种张扬热烈的,而是刻在骨子里的。
1927 年,她出生在陕西米脂,父亲是名将杜聿明,母亲曹秀清是当地有名的美人。
可以说,杜致礼完美继承了父母优秀的基因。
作为杜家大小姐,她从小接受严格教育,舞蹈、音乐样样精通,长辈们常说,她是才貌双绝的典范。
![]()
抗战时,杜致礼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成了杨振宁的学生。
那时的她梳着麻花辫,坐在课堂第一排认真听讲。
杨振宁后来回忆,这姑娘眼里有藏不住的灵气。
直到1946 年,19 岁的她考取辅仁大学中文系,可家庭变故让她不得不远赴美国求学。
宋美龄推荐她进入卫理学院,主修文学,1947 年那张留影,就是在求学期间拍的。
![]()
照片里的她穿着合身的连衣裙,短发整齐站姿挺拔,笑容温婉却不怯懦。
要知道那时她日子并不好过,学费常被克扣,弟弟杜致仁甚至因学费问题自寻短见,击垮了家人。
可她眼里没有怨怼,只剩沉静的力量,后来她为省钱转学到圣文森学院,依旧认真读书。
这份坚韧,是比外貌更让人动容的东西。
而杜致礼和杨振宁缘分的齿轮,是在 1949 年圣诞假期开始转动……
![]()
二、半生相守:从异国邂逅到诺贝尔奖时刻
那时,杜致礼在纽约 “茶园” 中餐馆吃饭,突然抬头撞见了也来用餐的杨振宁。
出于礼貌,杜致礼主动跟杨振宁打了招呼。
没想到,这位昔日老师竟还记得自己,两人也相谈甚欢,一聊就聊到了打烊。
![]()
原本,杨振宁当时在普林斯顿做研究,正犹豫是否换工作。
但在遇见杜致礼后,因为想要和她谈恋爱,他立刻决定留下。
每个周末,杨振宁都要特意坐一小时车去纽约看杜致礼。
时间来到1950 年 8 月,感情甚好的两人在纽约登记了结婚。
![]()
没有盛大仪式,却有着最坚定的彼此。
婚后杜致礼没做全职主妇,在大学教中文。
杨振宁满世界出差,她要么同行,要么在家守着灯火。
1957 年,杨振宁获诺贝尔奖,她陪他去瑞典领奖。
颁奖晚宴上她穿着无袖旗袍,挽着瑞典国王跳舞,照片里的她从容优雅,比任何时候都耀眼。
![]()
杨振宁说,那一刻,她就是全场的焦点,这53年陪伴,她也是杨振宁最稳的后盾。
更值得钦佩的是,杜致礼的三个孩子在她教育下也是个个出色,长子杨光诺还曾与爱因斯坦合影。
而杨振宁迟迟未回国,很大程度是顾虑她的处境。
直到 1963 年帮岳母曹秀清回到大陆,才敢踏归途。
![]()
原本,杜致礼会是杨振宁此生唯一的妻,陪着他走完一生。
但事事不可能都如愿,杜致礼76岁那年,最终因病去世。
![]()
也让杨振宁的世界瞬间空了一块,整日沉默。
而且那时谁都没想到,心里眼里都是杜致礼的杨振宁,后来还会跟小了自己54岁的翁帆有任何瓜葛!
![]()
2004 年,杨振宁和翁帆的婚讯传来,质疑声铺天盖地。
可杨振宁不仅没有退缩,还说翁帆是 “上帝给的最后礼物”,称他们之间的婚姻是段 “美好的罗曼史”。
这段婚姻,后来也常被拿来与杜致礼对比。
![]()
但其实在我看来,这两段感情不分深浅,各有深情。
杜致礼陪他从默默无闻走到功成名就,翁帆则陪他从晚年孤寂回到温暖日常。
杨振宁在讲座上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杜致礼的黑白照,一张翁帆的彩色照。
因为在他心里,这两段婚姻,都让他无比幸福。
![]()
如今杨振宁子女们也接纳了翁帆,三峡合影里满是和睦。
他们知道,父亲的幸福,是对母亲最好的告慰。
那外人,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翁帆呢?
![]()
结语
杜致礼的美,从不是单一的外貌。
是才情,是坚韧,是半生相守的深情。
而杨振宁的两段婚姻,都是时光的馈赠。
那些藏在照片里的故事,值得被温柔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