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辑
人人都向往国外,但美国犹太人盛智文,却反其道而行,不顾美方一再挽留,毅然退回绿卡,并以一百亿美元的身家嫁入了中国。
被问及为何如此,盛智文表示,尽管我有一张西方面孔,但我百分之百是中国人。
那么,盛智文为什么会这么做?
![]()
盛智文出生于德国犹太家庭,从小随母移居加拿大,10岁起半工半读,送报纸、擦桌子、做服装销售,没几年便用积蓄购买二手车。
17岁辍学进入服装公司,负责从香港进口女装到加拿大,两年内凭借销售能力攒下100万加元。
![]()
这段经历不仅培养了他的商业敏感度,更让他首次接触香港市场,为后续创业埋下伏笔。
19岁的盛智文只身赴港,拿着自己攒下的资金创立Colby公司,专营成衣出口,将香港及内地生产的中高档时装销往欧美。
他抓住香港纺织业黄金期,而后续改革开放后率先进入内地,1982年在湖南长沙设立首个办事处,克服交通不便,建立内地供应链。
![]()
此时的盛智文公司已经开得十分成功,但是他不满足于此,他发现香港的西方人和本地年轻人都缺个像样的社交场所,他决定搞娱乐产业。
于是他在中环租了个小店,按照美式乡村餐厅装修,开业那天门口人挤人,营业额翻了好几倍。
![]()
尝到甜头后,他又豪掷3200万港币买下整栋楼,打造了“兰桂坊”,集餐厅、酒吧、歌厅于一体,成了香港夜生活的标志。
就连陈百强、王菲等明星常客推动其成为文化符号,之后他又逐步收购周边物业,至1990年代末掌控兰桂坊70%业权。
![]()
而盛智文后续将自己的兰桂坊模式复制到成都,融合川西民居与欧式酒吧,引入川剧变脸、火锅等本土元素,开业首年客流量超3000万人次。
在2023年与深圳企业合作开发大湾区新项目,目标打造“文化+科技”综合体。
![]()
而盛智文不光在事业做得强大,当年他还将香港海洋公园“救”了回来!
2000年时,香港海洋公园老化严重,客流量跌到谷底,迪士尼又准备进驻香港,没人看好海洋公园能挺过去,香港政府找上盛智文,让他救场。
![]()
上任后的盛智文他注资10亿港元牵头改造,翻新过山车等老旧设施,新增海豚表演与水上乐园,甚至根据游客建议增设休息长椅、改良餐食口味。
面对迪士尼的竞争,他另辟蹊径推出“香港海域生物展”与粤语讲解,让海洋公园凭借本土特色逆势翻盘,斩获“全球最佳主题公园”称号,而他分文未取报酬。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被这片土地需要的价值”,正如他后来所说:“美国和加拿大只是过往的落脚点,香港才是真正让我牵挂的家。”
![]()
2008年,盛智文正式提交申请,放弃美国绿卡与加拿大国籍,成为中国公民。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近二十年情感积淀的必然。
他在香港创办的兰桂坊已延伸出文化IP价值,每年举办的狂欢节融合花车巡游与国际乐队表演,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
他主导的侨鑫集团跨界布局房地产、传媒等领域,广州国际贸易中心、汇景新城等项目成为城市地标,旗下潮皇餐厅单店年销售额达1亿元。
更难得的是,他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2020年疫情初期协调采购呼吸机等紧缺物资,2021年河南水灾捐款100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每年将企业20%利润投入公益。
![]()
2019年,盛智文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看着阅兵队伍走过天安门广场,他感慨道:“这种自豪感是任何国籍都给不了的。”
如今76岁的他仍拄着拐杖逛香港街头,近年更将投资目光投向内地,在成都、西安复刻“新兰桂坊”模式,将文旅融合的经验注入更多城市发展。
![]()
说起自己的身份依旧很笃定:“我是德国出生的加拿大人,但骨子里更像中国人。”
他说香港是让他真正感受到快乐的地方,这里不仅给了他创业的机会,更给了他归属感。
![]()
从德国难民到北美打工仔,从香港创业先锋到中国公民,盛智文的人生轨迹印证了他的信念:“国籍从来不是归属感的唯一标准,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当百亿资产与双重国籍成为过往,这位犹太裔企业家用近半个世纪的坚守证明,真正的归宿不在于护照上的文字,而在于与一片土地共同成长的价值认同。
![]()
正如他打造的兰桂坊既保留西式自由精神,又融入中式社交基因,他的人生选择也成为全球化时代文明交融的生动隐喻。
![]()
参考文献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