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实在走投无路了!现在连家门都不敢进......”
“别怕~有我们在!有什么困难坐下来慢慢说。”
在绥阳县人民法院旺草人民法庭诉讼服务大厅,谭某某的哭诉声带着颤抖的尾音。她双手紧攥着民事起诉状和报警记录,泪水浸透了衣角。在干警的热情接待下,谭某某慢慢陈述道,其与丈夫彭某结婚以来,持续性的家庭暴力如影随形,从最初的推搡辱骂逐渐升级为拳打脚踢。
![]()
"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让他不再打我?"
面对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危机,承办法官在耐心倾听谭某某的遭遇并进行心理疏导后,指导其依法提交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经材料审查、风险评估等程序,法庭当晚便作出裁定:禁止彭某对谭某某实施家庭暴力,禁止其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近亲属......这份凝聚着司法温度的裁定书,通过电子送达、村(居)协助等方式,在两小时内同步送达到综治中心、派出所、村委会、妇联。
![]()
“彭某,这份人身安全保护令是法律的红线,任何违反行为都将面临拘留甚至刑事处罚。”干警向其告知裁定书内容,并对其进行了严肃法治教育。与此同时,派出所、综治中心已将谭某某纳入重点保护对象,村委会安排网格员每日跟进其生活状况,妇联则落实心理援助帮扶机制。这种“综治+法庭+N”的联动机制,让法律文书转化为有温度的守护。
在多方教育疏导下,彭某终于认识到错误。“我不该把生活压力发泄在妻子身上,愿意接受法律制裁并承担家庭责任”彭某说到。此刻,法律文书不再是冰冷的约束,反而成为唤醒责任与承诺的清晰界碑。
![]()
面对这起矛盾尖锐的离婚案件,法官充分了解案件的特殊性和潜在风险,避免一味“和稀泥”或“一判了之”,通过调解的方式缓解双方对立情绪,最后该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就离婚、子女抚养、共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调解协议。
走出法庭时,谭某某突然转身向法官深深鞠躬,这个在庭上始终眉头紧锁的女子,眼角眉梢终于漾开释然的笑意,她攥着人身安全保护令和调解协议书的双手不再颤抖。这抹迟来的笑容,见证了人民法庭将“纸上权利”转化为“现实守护”的不懈努力。
来 源:绥阳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