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贸网资讯,根据10月17日公布的欧盟文件,日产汽车欧洲公司计划将其车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比亚迪合并,以达成2025-2027年更严格的排放目标,避免面临欧盟罚款。
![]()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强强联手的排放联盟】
日产此前多年始终与联盟伙伴雷诺集团( Renault)、三菱汽车(Mitsubishi)进行排放量合并,但仅在欧洲销售纯电动与插电混动车型的比亚迪,凭借其零排放优势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新选择。面对可能高达数十亿欧元的罚款风险,近年来多家传统车企纷纷与纯电动品牌组建排放联盟。此次日产-比亚迪联盟将于2025年生效,车企需在今年底前完成2025年度排放合并协议。
【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日产发言人向欧洲汽车新闻透露,与雷诺的排放合并协议将于2024年底终止。“经过对潜在合作伙伴全面评估,比亚迪因具备充足的碳排放积分及综合竞争力优势而获选。此举将助推我们稳步实现零排放转型。”该发言人强调。而雷诺集团则于10月20日表示目前暂无新联盟计划。
日产作为纯电动领域先驱,虽正不断扩充欧洲电动汽车产品线,但截至8月其仅有艾睿雅一款车型保持可观销量。数据显示,日产前8月在欧纯电销量1.31万辆,约占其总销量19.9万辆的6.5%;同期比亚迪在欧销量达9.55万辆,其中纯电车型占比约六成。
【联盟格局深度重构】
除日产-比亚迪联盟外,欧盟文件显示韩国双龙汽车(Ssanygyong)已与中国小鹏汽车组建新联盟。当前欧洲已形成由特斯拉主导的最大排放联盟,成员包括丰田、福特、马自达等主流品牌,斯特兰蒂斯更将其中国合作伙伴零跑国际纳入其排放联盟。梅赛德斯-奔驰则牵头组建第二大联盟,吸纳智马达(smart)、沃尔沃(Volvo)和极星(Polestar)等品牌。而宝马、现代起亚及大众集团尚未公布合并计划。
这场席卷欧洲的“排放联盟潮”已然成为检验车企电动化转型的试金石。日产弃传统盟友而选择比亚迪,既凸显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也暴露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的现实困境。当碳排放积分演变为硬通货,欧洲排放联盟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特斯拉凭借先发优势坐收红利,中国品牌则凭借技术实力赢得话语权。面对2025年迫近的碳排放大考,尚未结盟的巨头们毫无疑问将掀起新一轮风波。
这场关乎生存的排放博弈,到底谁会是最终赢家?
(编译:全球汽贸网Mickey)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