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名退役军人意外去世后

0
分享至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一位战友意外离去,其他35位和他有“过命之交”的战友接过了守护其女儿的重任,这一守护已持续了21年。

这种默默的守护行为亦是一种“英雄之举”,不计名誉,不计得失。英雄之举不仅在关键历史时刻,亦在生活点滴之间。

《人心,不凉》专题今天要讲的是退役军人郑君杰意外去世后,35位战友陪他女儿长大的故事。这则感人的故事多年来持续受到媒体关注。澎湃新闻最新回访,记录下这场跨越时空的善意接力的最新续章。



海报设计:郁斐

跟记者聊完已是晚上9点,郑菘芳说,她还要再加班一会。跟多数大城市打工人相似,郑菘芳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到杭州工作,日子过得忙碌朴素。

虽然忙,但她很珍惜,起码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在老家嘉兴平湖,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还在继续工作,有时候进厂,有时候打零工。

今年中秋节,她回到老家,每逢团圆的日子,这个家却显得没那么热闹。21年前,父亲郑君杰因车祸意外去世。爷爷奶奶失去了他们的独生子,同样作为独生女的郑菘芳也失去了爸爸。

她对父亲的记忆,只停留在父母婚纱照上那张年轻的面孔,以及他的战友口中那个“外向胆大,朴实能吃苦,在1998年一起抗过洪”的军人。

郑君杰猝然离去,留下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上有老下有小。昔日跟他有“过命之交”的35个战友决定站出来帮一把,这一帮便是21年。

退役军人意外去世后,35个战友陪他女儿长大。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编辑 胡宝秀(01:47)

“人没了,但家不能倒”

父亲郑君杰出事的时候,郑菘芳还小,只有3岁。她想不起来当时发生了什么,只记得自己抱着父亲的遗像。从此以后,父亲从她的生命中消失了。

而大人的记忆最深刻。郑君杰是家中的独生子,19岁去当兵,两年后退伍归来,之后结婚生子,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如果没有那场意外,他会慢慢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父母也逐渐把大小事情交给他来承担。

然而,幸福的小日子在2004年底戛然而止。郑君杰出事的消息传来,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天塌了”。这个家只剩下上了年纪的父母、新婚的妻子、年幼的孩子,一家人陷入巨大的创伤和痛苦。

“除了留下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一个三岁的小孩,他(郑君杰)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一句话也没有。”战友李冬芳向澎湃新闻回忆起当年的事很感慨,“人生无常啊。”

郑君杰发生意外前的两个月,李冬芳曾跟他在小镇上碰到过。大家平时上班各忙各的,偶尔碰到了会一起“吹吹牛”,聊聊最近的家常。

两人相识于1997年,当时一起应征入伍,随后被分配到武警湖北总队咸宁支队。在军营里朝夕相处,他们还认识了同乡的另外34位平湖青年。

退伍后,战友们还保持着往来,有空就聚一聚,往常都是因为哪位兄弟结婚了,大伙热热闹闹地参加婚礼。没想到这一回,却是相识多年战友的葬礼。

李冬芳记得,他当时抱着郑菘芳,她懵懵懂懂的,无助、脆弱,幼小柔软的身体在自己的怀里,看着很是心疼。

“人没了,但家不能倒下去。”李冬芳说,“我们要给他的家人生活和精神上支撑。郑君杰不在了,他一家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战友们与年幼的郑菘芳。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过命之交”

第一年,五六名战友商量着凑了一点钱给郑君杰的父母。当时大家经济条件一般,每个月工资也不过几百元,总共凑了一千多元。

过了一年后,战友们觉得失独家庭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更复杂。与其简单给钱帮扶,不如给他们多一些人文关怀。

战友们尝试努力走进郑君杰家人的生活,平日里关心老人的身体、孩子的学业,逢年过节带上米面粮油到家里慰问,聚会也会把郑君杰的父母、妻女喊上。


早年,战友们到郑君杰家里看望老人。

慢慢地,关心这个小家庭的战友越来越多,从五六个,到十几个,再到后来35个。一旦有人提出具体的想法,其余人都会纷纷响应。一些战友即便在外地赶不回来,也会尽量出钱出力。这样一件“小事”,他们坚持了21年。

“我们想让他们看到还有美好值得去坚持,一切要往好的地方想,一切要向前看。”李冬芳说道。

外人不理解,但他们心里知道,这是军人之间朴素牢固的情谊。用战友方贤松的话来说,大家都是有“过命之交”的兄弟。

方贤松跟郑君杰同在一个乡镇,入伍后两人又同在一个中队。在方贤松眼里,郑君杰个子比较高,人非常好,朴实,能吃苦。

对很多人来说,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30余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参加抗洪斗争,郑君杰和战友们恰恰是这场抗洪的亲历者。

当时他们被调到湖北赤壁抗洪,前后历经了四五十天。那些日夜,血肉之躯、迷彩服与沙袋组成了一道道堤坝,这道防线背后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托付。

最惊险的是决堤之后,洪水漫过来,目之所及,水已经淹到了两层楼那么高,矮一点的房子连屋顶都被淹没了。方贤松和战友们每天四五个人坐一条小船去搜救人员。洪水把道路冲垮了,物资运送不过来,他们饿了几天。好在,都挺过来了。


战友们参与1998年的抗洪。

如今,这些抗洪战友们已散落四方,成为平凡的中年人。这是他们人生中经历过最重大的事情,也影响着他们一辈子。

“我们一起面对过这么大的危险,参与过这么重大的行动,回来以后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那个情景一直留在心里。”方贤松说,“每个老兵都是这样子的。”

人多力量大,李冬芳始终相信这一点。“抗洪不是靠一个人,也不是靠一支部队,而是靠全国抗洪军民。”他觉得,帮扶郑君杰一家人也是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延续美好,“这其实和抗洪一样,众志成城”。

站在C位的女孩

父亲走后,35个叔叔走进了郑菘芳的生活。

每年,她代替爸爸参加战友们的聚会。第一次是妈妈带着她来,她怯生生的,只顾着埋头吃饭,脸上有淡淡的忧伤,好像这热闹并不属于她。

年幼的郑菘芳成了战友们重点关心的对象,她话不多,心思细腻、内向敏感。这些性格豪爽、说话大嗓门的粗犷汉子,就想方设法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有一回,上了初中的郑菘芳跟家人提出想转学。战友们立马就收到“情报”,一番打听下来了解到,原来郑菘芳是因为单亲遭到了校园霸凌,所以厌学。战友们派了五六个人作为代表,到学校跟老师以及对方家长沟通。

有人为自己“撑腰”,郑菘芳觉得自己没那么孤立无援了。从此以后,那些语言攻击她的同学收敛了,她再也没有受到欺负。

战友们希望为她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时候不方便开口直接问郑菘芳,他们就会叮嘱她身边的人,有什么“情报”就汇总给他们,他们再商量决定事情怎么处理。

从一开始闷头吃饭,到后来郑菘芳开始慢慢跟这些叔叔们有了话聊,脸上也有了笑容。叔叔们喝多了会拉着她说话,说她长得越来越像她的父亲了。

每次聚会,她在一旁看着这些叔叔有说有笑,很欢乐,自己的性格也被这种氛围感染,好像变得稍微乐观一点了。这些叔叔在她心里,是温暖、让人心安的存在。

父亲早逝,小时候她很忌讳说起这个事,心里很难过。现在她再讲起父亲时,心态很平和。“我觉得自己算是比较健康地长大了,身处的环境、周围的人、经历的事,都影响着我。”

随后,她又淡淡说了一句,“没有再大的变故了吧,比较重大的应该经历完了。”

郑君杰走后这些年,家里没了顶梁柱,但每个人都在努力,重新撑起这个家。两位老人已经年过70岁,平时在厂里打工,淡季则去找兼职,做临时工。他们不喜欢待在家里,一旦没活干就会焦虑,想要出去干活挣钱。

郑菘芳奋发上进,考上了大学。这段时间她新换了一份工作,白天忙个不停,到了晚上7点以后才是自己的个人时间,有时候还要加班。但她没有怨言,工作不好找,有份工作就好好干下去。为了省房租,她租在二房东改造过的隔断房里,单人单间,不需要跟陌生人共处一室,她觉得很自在。

老兵们的手机里几乎都存了一组横跨21年的合照——照片里,郑菘芳始终站在C位,旁边这群战友簇拥守护着她。她在一点点长大,从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长成了眼神坚定的年轻人,而那群年轻小伙子慢慢变成了年近五十岁的中年人。


战友们与年幼的郑菘芳。


战友们与长大后的郑菘芳。

“传帮带”

2021年,又有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一位战友叶铁金也因意外去世。

战友夏中强最先知道这个事情。他平时在单位上班,作为退役军人加入了当地的救援队。有一天,夏中强接到救援任务,听说有人掉进河里了,他急忙赶到出事的河边。

河面很宽,叶铁金的妻子和女儿在旁边哭,他意识到不对劲,心头一紧。等消防队的起重机把坠河的车打捞上来,夏中强一眼就认出:这是叶铁金的车。随后,人也被打捞了上来。

夏中强猜测,叶铁金可能是疲劳驾驶。这36个战友中,他和叶铁金最熟,两人同在一个乡镇。说起这位好友,夏中强叹气,“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要命’地赚钱”。

叶铁金平时在公安局当协警,当晚9点下班之后,他还去做了代驾。等他代驾完再回家,已经是深夜两三点,出事的那条河离家很近。只差一点点,他就可以回到家了。

家中有年过七十岁的老父母,还有妻子和女儿。当时女儿还在读高中,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为了多赚钱,叶铁金周末还去做厨师,给农村的酒席烧菜做饭。另外,他还有一辆拖拉机,有时候工地上有活他也干,运水泥砂石。

叶铁金走后,他的一家也成了战友们帮扶的对象。为了解决叶铁金女儿的学费问题,战友们帮她对接企业老板的资助,争取减免学费的政策。为了让救助更加规范化,大家还成立了小小的基金池,平时筹钱打进基金池里,需要急用的时候就拿出来。

战友们希望用社会的力量激励孩子不断努力,以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也可以去帮助其他人。在社会原子化的时代下,他们却想对抗人与人的疏离与孤独,把身边的人联结起来,互帮互助。


战友们带家人一起聚会合影。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需要去关怀,需要去帮助,我们没有能力顾及每一个人,但我们有这份义务和责任去关心身边的人。”李冬芳这样想,“初衷是把优良传统延续下去,‘传帮带’。”

这几年,战友们还成立了一个“老兵爱心接力团”,从2018年开始参与爱心帮扶、抢险救援、消防环保、乡村振兴、老年人反诈防骗等工作,发挥老兵力量。随着团队不断壮大,成员已从35位增至71位。

战友们觉得自己也是获益者,用有限的钱、有限的精力,做了一些意义比较深远的事情。“当这条路上,有很多这样的群体一起在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构筑和谐社会比较核心的东西。”李冬芳说道。

本 期 编 辑 邢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涉嫌煽动足球暴力,诺丁汉森林老板在雅典受审

涉嫌煽动足球暴力,诺丁汉森林老板在雅典受审

懂球帝
2025-11-06 09:06:50
中美达成“大交易”,欧盟不乐意了,要求中方提供同等待遇

中美达成“大交易”,欧盟不乐意了,要求中方提供同等待遇

一口娱乐
2025-11-06 06:22:18
69岁赵本山:每天2包烟,顿顿8两酒,跟生前的杨少华如出一辙

69岁赵本山:每天2包烟,顿顿8两酒,跟生前的杨少华如出一辙

寻途
2025-11-05 13:26:33
港圈大佬开撕王家卫!能有今天全靠1人,丑闻被扒,牵连多位女星

港圈大佬开撕王家卫!能有今天全靠1人,丑闻被扒,牵连多位女星

阿纂看事
2025-11-04 16:54:14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知鉴明史
2025-10-23 14:01:49
部分地区粮库不再收购自营粮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回应群众关切

部分地区粮库不再收购自营粮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回应群众关切

金台资讯
2025-11-05 07:47:04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5 08:46:00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温情邮局
2025-10-21 11:41:22
缅北白所成一审落槌死刑,爱女白应兰下落不明,何时才能收网?

缅北白所成一审落槌死刑,爱女白应兰下落不明,何时才能收网?

丁丁鲤史纪
2025-11-05 15:11:41
私家车年审新规出台!审车时间有变,两项注意要记牢

私家车年审新规出台!审车时间有变,两项注意要记牢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6 05:52:46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芊芊之言
2025-11-04 00:10:09
李春平死了

李春平死了

霹雳炮
2025-11-05 22:34:23
里夫斯连续第二场缺战!艾顿回应对阵文班亚马:就像和怪物队交手

里夫斯连续第二场缺战!艾顿回应对阵文班亚马:就像和怪物队交手

罗说NBA
2025-11-06 06:20:13
陈志根本不是重点,别再盯着他的下落了

陈志根本不是重点,别再盯着他的下落了

麦大人
2025-11-03 15:37:57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红星新闻
2025-11-05 16:04:24
别吃,水洗几乎无效!南昌满城都是,好多人在捡

别吃,水洗几乎无效!南昌满城都是,好多人在捡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11:04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老沮系戏精北鼻
2025-11-06 04:16:33
西方智库:只抢一个安世远远不够,美西方在中国面前应该更大胆些

西方智库:只抢一个安世远远不够,美西方在中国面前应该更大胆些

历史求知所
2025-11-05 08:00:11
2026年开始,走十年大运的三个星座,财旺人旺,人生迎来惊人转折

2026年开始,走十年大运的三个星座,财旺人旺,人生迎来惊人转折

小晴星座说
2025-11-05 20:06:49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笔杆论道
2025-11-05 22:02:55
2025-11-06 09:23:00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5632文章数 50836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健康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晨报|《胡闹厨房》改编真人秀 暴雪嘉年华即将开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