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金秋时节,四川资阳安岳县一派丰收盛景。作为“中国柠檬之乡”,漫山遍野的柠檬树上,缀满金黄的果实。
![]()
网络达人“种草”现场。
然而这里不只有柠檬,10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当地了解到,作为全省的产粮大县,在辖区元坝镇,一场由网络达人参与的农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正让当地的优质农品走出田野、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这不仅是一次农品展示,更是安岳县推动本土特色农产品出圈,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
“凤顶绿品”青花椒。
活动现场,没有刻意的商业吆喝,只有对乡土好物的真诚分享。除了元坝镇的“园坝壹稼”大米,安岳本地的“凤顶绿品”青花椒、“良宇”挂面、“天府黑兔”等特色农产品一一亮相。网络达人们拿起产品,向网友细致讲述背后的故事:从水稻在田间的标准化种植,到青花椒的生态培育,再到挂面的传统工艺,每一个环节都透着安岳农户对“匠心”的坚守。镜头前,一碗刚煮好的“园坝壹稼”米饭冒着热气,达人们品尝后直言“有小时候的米香”,这份朴实的评价,比任何宣传语都更能打动屏幕另一端的消费者。
“园坝壹稼”的名字里,藏着安岳人对土地的深情。安岳县创辉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左孝川说,“园坝”取自元坝镇的谐音,是对家乡沃土的致敬;“壹稼”则是“专注一茬好粮”的初心。过去,安岳部分乡镇的农产品曾面临“品种杂、技术旧、无品牌”的困境,农户辛苦种出的好东西卖不上好价。
![]()
成熟的水稻。
为改变这一现状,安岳县从2016年起,引导各乡镇合作社开展品种筛选,仅元坝镇就对比试种了不低于30个稻米品种,最终选出“荣胜优520”等适合本地气候、口感佳的绿色优质品种。如今,“园坝壹稼”只是安岳培育本土农产品品牌的一个缩影,在全县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合作社正循着“选好种、育好品”的思路,让安岳农品的品质根基越扎越稳。
对安岳而言,让农品“走出去”,品质是底线,品牌是抓手。当地坚持从种植源头把控质量,邀请农业专家深入各乡镇驻点指导,推行“统一品种、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模式。在元坝镇的稻田里,农户们用绿色防控用药、有机肥改善土壤,守住稻米的本真清香;在其他乡镇的种植基地,青花椒、蔬菜等作物也遵循生态种植理念,确保每一份农品都带着“安岳味道”。
同时,安岳不满足于“种得好”,更追求“卖得远”——通过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延伸产品,提升附加值;通过拓展销售渠道,让农品从本地集市走进全县商超、企业食堂,再借助社区团购等模式,走进成都、重庆的千家万户。截至目前,仅“园坝壹稼”稻米就带动320余户农户抱团发展,种植规模突破3000亩,这背后,是安岳“以品带产、以产带农”的产业发展逻辑。
“我们要让安岳的农业品牌,不仅有地域特色,更有全国影响力。”安岳县元坝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汪强的话,道出了安岳发展农产品品牌的目标。当前,“园坝壹稼”“凤顶绿品”“良宇”等商标已完成“天府乡村”公益品牌申报,接下来,安岳将继续搭建线上线下多元销售渠道,把元坝镇的农耕文化、全县的历史底蕴融入品牌建设,让更多人了解安岳农品背后的故事。
从田野到云端,从“深闺”到大众视野,安岳正以品质为笔、以品牌为墨,书写着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篇章。未来,会有更多带着安岳温度的优质农品,借由各类平台香飘更远,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