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肥美的螃蟹大家吃了没?
从古至今
螃蟹受到很多人喜爱
今天带你认识这只“金螃蟹”

粉嘟嘟、金灿灿
看得见的“鲜美”
![]()
这只金螃蟹蟹爪和蟹螯是黄金质地
金黄的光泽感足够吸睛
双眼用白玉琢成,添了一些柔和
蟹身则镶嵌了整块粉碧玺
三种不同材质结合在一起
制成了这只“秀色可餐”的小螃蟹
不光配色高级
小螃蟹各部位细节满满
![]()
蟹爪上的关节纹理清晰
曲折的形态栩栩如生
蟹螯上还用点状纹饰刻画出了绒毛
看得出来这个制作人是个“写实派”
![]()
翻过身
蟹肚上刻有“程金祥”
三个篆体字
“程金祥”可能是器物制作者的名号
春秋战国时期,“物勒工名”制度开始出现,即官营手工业作坊让工匠在所制作器物上雕刻自身名号,从而进行质量监督,提高器物质量。
蟹身中部有一佩环
应该是作佩挂使用

吉兆象征
古人吃蟹还有这些寓意
在古代,螃蟹还暗含吉祥寓意
例如,螃蟹八足寓意“八方来财”
横行姿态寓意“横行天下”
![]()
螃蟹能祝福科考、仕途顺利
我国古代科举甲科及第者
其名附卷末,用黄纸书写
被称为“黄甲”
据《明史·选举志》记载
明代会试制度中
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lú)”
由于螃蟹甲壳坚硬
常被比喻为黄甲
《事物异名录水族蟹》:“蟹之大者曰蝤蛑,名黄甲。”
芦苇谐音“胪 ”
因此,古人常画两只螃蟹配以芦苇
寓意“二甲传胪”或“黄甲传胪”
螃蟹+芦苇成为中国人喜爱的吉祥纹饰
![]()
△清牙雕婴戏芦瓣臂搁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
△粉彩“二甲传胪”图鼻烟壶,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也爱吃蟹
推荐几种“神仙吃法”
古人喜欢吃螃蟹吗?
北宋药物学家苏颂曾在《本草图经》中写道
“今人以蟹为食品之佳味”
可见北宋时螃蟹就是佳肴
苏轼也曾“一诗换得两尖团”
有过以诗换蟹的雅趣
古代螃蟹有哪些“神仙吃法”?
今天为你介绍6种
01
蟹酿橙
![]()
![]()
02
煮蟹
![]()
03
呛蟹
![]()
![]()
04
蟹酱
![]()
05
糟蟹
![]()
![]()
06
糖蟹
![]()
是不是看馋了?
这只金螃蟹正在安徽博物院
“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
特展展出
截止时间到2026年1月6日
“蟹”逅美味时
别忘了去博物馆看看~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编| 徐秋阳编辑| 王玲
主办单位|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