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号那天,广东的刘先生本来兴冲冲去美×口腔戴新牙,结果到了门店直接傻站着,大门锁得死死的,打工作人员电话也没人接。
他前阵子刚在这儿做了种植牙取模,还有3颗牙的二期手术没完成呢。
本来想着戴上新牙就能正常吃饭了,没成想诊所直接“消失”了。
![]()
和刘先生一样糟心的还有900多个人,他们都在美×口腔付了钱、做了前期治疗,就等着后续流程。
更惨的是有人,为了装新牙把满口牙都拔了,牙模都做好了,现在却连诊所门都进不去。
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得气炸,毕竟看牙不是买衣服,钱花了不说,嘴里的活儿还没干完,后续麻烦事儿一堆。
以前谁不说牙科是“摇钱树”啊?“一年回本、两年小康、三年暴富”这话在行业里传了好多年。
![]()
一颗种植牙,成本也就几百块,到了诊所报价单上就能翻几十倍,卖上万元。
2021年那阵儿更夸张,私立口腔机构一年融资就有85起,总金额超130亿,感觉只要开个牙科诊所,就能躺着赚钱。
可现在呢?风向完全变了。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就有超过230家口腔机构停业,其中不少还是开了十年以上的连锁品牌。
![]()
成都的欢悦口腔你们听说过没?以前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口腔连锁之一,在成渝两地有7家分院,现在也进了破产清算的流程。
还有那个顶着“中高端口腔连锁第一股”名头的瑞尔集团,上市后股价跌了80%还多,2025年3月直接被深交所从港股通名单里踢出去了。
好好的“暴富行业”,怎么突然就凉了?
以前靠种植牙躺赚,现在连老店都撑不住了
![]()
要说最直接的原因,肯定绕不开国家的集采政策。
2023年起,各地陆续把牙科疾病纳入医保统筹,种植牙的价格一下就被拉下来了。
公立机构采购的种植体,集中采购后平均价降到900多,比以前低了一半还多,全国的种植医疗服务价,也基本定在了4500元一颗。
本来民营诊所主要靠种植牙赚大头,现在价格被压下来,利润一下就薄了。
![]()
我身边有个开小诊所的朋友说,以前一颗种植牙能赚大几千,现在赚的钱连房租都快不够付了。
本来想靠涨价撑一撑,但后来发现患者不买账了,都往公立医院跑,毕竟差价摆在那儿。
除了政策,市场太饱和也是个大问题。
从2019年到2025年,牙科机构从7万多家涨到13万多家,翻了快一倍。
![]()
街上随便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口腔诊所,竞争能不激烈吗?
为了抢患者,有些诊所就开始玩花样,夸大你的牙齿问题,用各种话术引诱你做治疗,甚至让你做没必要的项目。
时间长了,患者也不傻,慢慢就不信任了。
更要命的是资本退潮了,2021年那阵儿资本追着牙科机构投,现在却都躲着走,2024年整个行业融资才15亿,连2021年的零头都不到。
![]()
很多机构以前靠融资过日子,现在钱断了,日子自然没法过。
而且民营口腔机构的负债率大多超过85%,不少还靠租设备运营,设备租赁费用占了快一半。
没钱还账,又没新资金进来,最后只能关门。
诊所关门不是小事,对患者的影响比普通消费纠纷大多了。
![]()
深圳的方女士花了近2万在美×口腔做种植牙,本来说好4个月做好,结果现在嘴里只剩5颗螺丝钉似的种植体,上个月还掉了一颗。
医生说,治疗中断久了,邻牙会倾斜,咬合会乱,暴露的种植体还会滋生细菌,引发口腔炎症。
更麻烦的是,缺牙会影响吃饭,时间长了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而且很多人因为缺牙不敢笑,慢慢变得焦虑甚至抑郁。
![]()
这哪儿是看牙失败啊,简直是影响身体健康和心情,最坑的是,诊所跑了之后,病历资料也跟着没了。
没有初诊方案、X光片这些东西,新医生没法知道你之前的治疗情况,后续治疗风险高不说,想维权都没证据,你说憋屈不憋屈?
行业不好过,但有人还在找活路
虽然行业在“淘汰赛”里,但也不是所有机构都躺平。
![]()
杭州有几家小型口腔门诊就挺聪明,他们开发了数字化种植导板系统,以前种一颗牙要45分钟,现在12分钟就能搞定,材料损耗也少了不少。
靠这个,他们不仅没亏,反而逆势涨了35%的业务量。
这种靠技术提效率的办法,比以前靠涨价赚钱靠谱多了。
大众口腔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也挺亮眼,虽然收入降了点,但通过集中管理控制成本,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反而涨了。
![]()
这说明就算大环境不好,只要肯在成本和管理上下功夫,还是能活下去的。
还有远程牙科这种新模式,2023年市场规模就有15亿美元,以后每年还会涨不少。
患者不用跑诊所,就能和牙医沟通,对不方便出门的人来说太实用了。
另外,现在牙科产业链也越来越成熟,上游的器械商和中游的诊所通过DSO模式合作,统一采购、统一管理,能帮诊所降低成本。
![]()
我觉得这种模式以后会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对中小诊所来说,能少走不少弯路。
光靠机构自己努力还不够,监管也得跟上。
现在有些诊所老板跑路前,连注销手续都不办,直接消失,逃避责任。
专家建议搞个“白名单”,把诊所的注册资本、医生资质这些都纳入评估,收大额预付款的还要交保证金,这样一来,老板想跑路也得掂量掂量。
![]()
还有人提议建全国医疗信用平台,把诊所的资质和处罚记录都公示出来,诊疗数据也能追溯。
患者看病前查一查,心里也有底。
预付资金搞第三方托管也挺好,像健身行业那样按治疗进度给钱,就不怕诊所把钱卷走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次牙科行业的“关门潮”也不全是坏事。
![]()
以前行业太乱,漫天要价、虚假宣传的情况太多,现在政策管一管,市场洗一洗,能留下真正想做医疗、靠服务和技术说话的机构。
未来的牙科诊所,肯定不能再是以前那种“牙齿修理厂”了,得把患者放在第一位,靠技术和效率生存。
行业淘汰赛才刚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机构被淘汰。
![]()
但我相信,只要方向对了,牙科行业还是能回到正轨的。
毕竟大家对看牙的需求一直都在,关键是怎么把服务做好,让患者放心、省心、省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