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采出来的都是‘白水’,现在注入二氧化碳,才4天就顺利见油,日增油达到5吨,这技术太顶用了!”10月15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地质技术人员看着兴V组杜32-50-50C2井的生产数据,难掩兴奋。
这口曾因底水水侵“躺平”的油井,正凭借一项创新试验重焕生机。
杜229块兴Ⅴ组是一块名副其实的“高含水”油藏,早年因为底水水侵问题有大批油井被迫按下暂停键,弱动用储量达178.8万吨,而杜32-50-50C2井正是这片油藏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停关井之一。2022年,技术人员对其试采,发现采出程度仅15%,可回采水率却高达450%,大量水霸占地层,让宝贵的剩余油资源沉睡,成为制约开发的“拦路虎”。
聚焦做好“还欠账、干当下、蓄未来”的要求,技术人员跳出传统治水思路,将突破口锁定在二氧化碳的补能抑水方向。
想法落地并不容易。作为首次尝试的试验,从二氧化碳注入量设计到焖井周期、生产参数优化等,每一步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全靠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技术人员更是全程开启“守护模式”,紧盯油压、套压变化,跟踪液面和套管气状况,连汽窜防喷的准备工作都做得滴水不漏,用精细化管控为试验筑牢安全防线。
如今,试验不仅让一口井“复活”,更撬开了油藏治水的新口子。“这不是偶然的成功,是技术突破的开始!”公司地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抓紧总结经验,推动该技术在更多区块落地,让二氧化碳继续成为“抑水采油”、解码水淹储量的“金钥匙”。
按计划,11月份将先推广同类型油井4口,为后续盘活兴Ⅴ组水侵弱动用储量打基础;同时还将针对曙1-6-12块推进规模实施,为“大干一百天、冬季保稳产”劳动竞赛注入强劲动能。
(梁爽 刘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