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位深圳沙井的业主爆料,2020年花了680万买的房子,上个月330万忍痛卖掉,结果首付赔光不说,还完银行贷款竟倒欠120万!
为了凑够这笔钱,他不得不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借才成功过户。
更扎心的是,同一小区的成交记录一片“绿油油”,有房源挂牌价从365万暴跌至247万,两年亏掉118万。
前海诺德假日花园的豪宅从1300万腰斩至500万,业主卖完房还欠银行300万。
这些案例背后,是深圳楼市连续四年下跌的残酷现实,全市均价从2021年的9.2万/㎡跌至2025年初的5.4万/㎡,部分区域跌幅超60%。
为什么卖房会倒欠银行?
举个例子就明白,高杠杆的恶果,2021年高位接盘的业主,首付可能只有30%,其余全靠贷款。一旦房价跌幅超过首付比例,房子市值就会低于剩余贷款。
比如一套房原价740万,首付220万,贷款493万。
若房价跌至315万,卖房所得还不够还银行,业主就得自掏腰包补足差额。
![]()
之前还有网友网上喊话,免费送房。
例如郑州一位业主“赠送”一套118万的房子,新业主需继续还90万贷款,但同小区同等面积房子市价仅70多万,
看似免费,实际成本反而更高。
房价跌后,房产从“资产”沦为“负资产”。
业主要么咬牙继续还贷,期待未来反弹,要么割肉离场,用余生还债。
几年前,总有专家说“中国住房总量足够人均N套”,马云也预言“未来房子如白菜”。
如今再看,这些话一半对一半错,房子确实多了,全国住房空置率居高不下,部分城市去化周期超30个月,但问题在于结构失衡,深圳等一线城市核心区依然坚挺,而郊区、“老破小”彻底失去流动性。
马云说的“白菜价”其实指房价回归居住属性。
但如今深圳的“白菜价”仍是5万/㎡,普通人靠工资买房依旧艰难。
更讽刺的是,许多业主不是不想卖,而是房子挂牌半年无人问津,
成交周期长达287天。
这背后是经济规律的惩罚:过去人们迷信“一线房价永远涨”,甚至用经营贷、消费贷凑首付,忽略租售比(龙华部分小区房价11万/㎡时,租售比仅1%)。一旦收入下降(如互联网裁员)、政策收紧(二手房指导价),泡沫瞬间破裂。
现在的市场,几乎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业主硬扛月供,可能耗尽积蓄;断供则成老赖,法拍价只有市价七折。
![]()
通过互联网上网友们的爆料,还有贴出的图片,大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周边小区成交价基本上是绿油油的一片。
现在网友们的观点基本上分成了两排张互联网上吵的不可开交,可是我们从现实情况来看,直到今天为止很多业主还在坚挺原因,很简单,自己耗费了那么多钱买的房子,如果瞬间暴跌,这是承受不住的,所以互联网上有很多人要么离场,要么继续硬扛。
如果在经济上行的时候硬扛还能持续,问题在于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很多人硬扛不了,我们在互联网上搜索数据,也能看到很多数据表明列为失信人员的数据在增加,现在的房子提起来真的是一言难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